正确答案: B
对促红素分泌的影响相对较小
题目:女性,32岁,查体发现血压190/100mmHg。尿检红细胞4~10个/HP,血红蛋白115g/d,血肌酐680μmol/L。B超显示双肾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肿。其父死于尿毒症,诊断为多囊肾。
解析:由于囊内促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异常增加,可出现红细胞增多症,或
表现在终末期 ADPKD患者贫血程度比其他原因所致终末
期肾衰竭患者要轻。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心悸病证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病因的是( )
痰饮
瘀血
[多选题]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不包括
营养不良
遗传因素
解析:1..精神因素:本病症状发作与加重均与情绪紧张有关。焦虑、激动、抑郁、恐惧等因素刺激机体,影响植物神经功能,从而引起结肠运动功能和分泌功能失调,临床上约半数以上患者存在失眠、多梦、易怒、头晕、头痛等精神症状,表明本病与情绪改变有关。2..胃肠反射:肠道易激综合征病人饭后的胃肠反射较正常人增强,表现为肠壁肌张力增高,蠕动增强。临床表现为饭后急于排便。 3.药物:泻药常可引起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其他药物也可引起结肠高度过敏。4.肠道动力学改变研究表明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有结肠动力学改变。5.肠道菌群失调:正常人肠道以厌氧菌为主,其中以真杆菌、双歧杆菌、粪杆菌为多AE不是本病特点故错误。
[多选题]按诊的内容,临床上常用的有( )
按肌肤
按胸胁
按脘腹
按手足
按腧穴
[多选题]消化性溃疡疼痛的特征为( )
慢性周期性发作
节律性
发作与情绪改变、天气变化等诱因有关
经用抗酸、解痉药物可缓解
解析:消化性溃疡疼痛: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中上腹部疼痛:消化道溃疡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局限于上腹部的腹痛,可归纳为局限性、缓慢性和节律性。胃溃疡的局限性疼痛多位于剑下正中或偏左;起病多缓慢,病程长达数年或数十年,疼痛多在餐后1/2~2小时发作,经1~2小时胃排空后缓解,其规律是进食→疼痛→缓解。当溃疡较深,特别是穿孔性者,疼痛可涉及背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早餐后1~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食后2~4小时又痛,也须进餐来缓解。其规律疼痛→进食→缓解。约半数患者有午夜痛,病人常可痛醒。节律性疼痛大多持续几周,随着缓解数月,可反复发生。本病呈周期性发作,与季节有关,秋末冬初最多,春季次之,夏季少见。与精神情绪、治疗反应等亦有关。疼痛性质常为隐痛、烧灼样痛、钝痛、饥饿痛或剧痛,可为碱性药物所缓解。特殊类型的溃疡如幽门管溃疡、胃底贲门区溃疡、巨大溃疡、多发性溃疡、复合性溃疡或有并发症时,疼痛可不典型。
[多选题]下列哪些可能是胃癌的临床表现( )
上腹疼痛
食欲减退
进行性贫血
吞咽困难
Virchow淋巴结
解析:1.早期表现上腹不适是胃癌中最常见的初发症状,约80%患者有此表现,与消化不良相似,如发生腹痛,一般都较轻,且无规律性,进食后不能缓解。将近50%的胃癌患者都有明显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的症状,部分患者是因进食过多会引起腹胀或腹痛而自行限制进食的。原因不明的厌食和消瘦,很可能就是早期胃癌的初步症状,需要引起重视。早期胃癌患者一般无明显的阳性体征,大多数患者除全身情况较弱外,仅在上腹部出现深压痛。2.晚期表现当胃癌发展扩大,尤其在浸润穿透浆膜而侵犯胰腺时,可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并向腰背部放射。癌肿毒素的吸收,可使患者日益消瘦、乏力、贫血,最后表现为恶病质。癌肿长大后,可出现梗阻症状,贲门或胃底癌可引起下咽困难,胃窦癌引起幽门梗阻症状,腹部还可扪及肿块。癌肿表面形成溃疡时,则出现呕血和黑便。至于转移灶如直肠前触及肿块、脐部肿块、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和腹水的出现,更是晚期胃癌的证据。
[多选题]属于阳虚和气虚共证的有( )
舌质淡胖,有齿痕
脉细虚大
自汗懒言
[多选题]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措施包括
促胃肠动力药物
抑制胃酸药物
解析:(1)H2受体阻滞剂H2受体阻滞剂是目前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的主要药物。此类药物与组胺竞争胃壁细胞上H2受体并与之结合,抑制组胺刺激壁细胞的泌酸作用,减少胃酸分泌,从而降低反流液对食管黏膜的损害作用,缓解症状及促进损伤食管黏膜的愈合。2.促动力药胃食管反流是一种动力障碍性疾病,常存在食管、胃运动功能异常,H2RAS及PPI治疗无效时,可应用促动力药。
[多选题]肺癌非转移性作用所致疾病包括( )
肥大骨关节病
高钙血症
周围神经病
解析:常见的瘤伴综合征有:肺源性骨关节病综合征(杵状指、骨关节肿痛、骨膜增生等)、SIADH(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高钙血症等,还有库欣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或男性乳腺增大等情况,约16%的病人伴有神经肌肉症状。部分患者合并皮肤病如:硬皮病、黑色棘皮病。
[单选题]内伤发热的辨证纲领应为( )
以虚实为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