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正当的权利和利益
题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哪些权利?( )
解析:我国《宪法》第5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 )。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解析:我国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多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在下列自然资源中,只能属于国家所有的是( )。
矿藏
水流
解析:我国《宪法》第9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和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
[单选题]下列关于宪法分类的表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
英国的不成文宪法是由不同历史时期颁布的宪法文件、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构成的
解析:D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最早由英国宪法学者J.蒲莱士提出的宪法分类;成文宪法是指具有统一法典形式的宪法;1830年的法国宪法是协定宪法。
[单选题]甲将自己的一套瓦房以3万元转让给乙,乙又转手以4万元转让给丙,丙居住几年后,又将房屋转让给丁,丁居住10年后,房价普遍上涨,该房屋涨至10万元,甲听说后欲要回房屋,经查几次转让均未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几人均要求该房屋的所有权,那么该房屋所有权属于( )。
甲
解析:A【解析】房屋所有权的转让,登记为所有权转移的要件,且根据物权的公信原则,本题中房屋的所有权应归甲所有。
[单选题]王某是某县公安局民警,在一次酒后不慎将装有警务配枪的手提包忘在酒楼而丢失。由于害怕受处分,王某未向单位报告枪支丢失一事,而是自己托朋友寻找。该枪支其实被无业青年陈某拾得,其在一次向朋友炫耀时,被派出所发现收缴。王某的行为构成( )。
无罪
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成立丢失枪支不报罪要求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并且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本题中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王某虽丢失了枪支,也没有及时报告,但是所丢必的枪支被派出所及时寻获,并未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依法不构成丢失枪支罪。此外,其行为也不符合AB选项的罪名以及其他犯罪。所以,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多选题]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下列哪些情况可以形成法律关系?( )
甲区警方查处存在火灾隐患的企业,有关人员或被拘留或被处以重罚
何某为急赶回家,将已过有效期限的身份证涂改,机场安检站不予放行登机
任某在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
解析:BCD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刘某因赌博欠吴某一万元,属于非法之债,不存在法律关系。所以A选项错误,不选。甲区警方的行为属于行政处罚行为,在甲区警方和企业之间形成法律关系。故B选项正确,当选。何某擅自伪造身份证,被机场警方扣留。机场警方作为行政主体,与何某之间形成法律关系。所以C选项正确,当选。任某在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与医院之间形成医疗方面的法律关系。所以D选项正确。当选。
[单选题]依据我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口头遗嘱属予( )。
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遗嘱的特征。因为遗嘱是死后生效的行为,所以,法律规定遗嘱必须采用法定的形式。这意味着遗嘱是要式法律行为,口头遗嘱作为一种遗嘱形式,当然不能例外。因此,A项符合该题意,B项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排除。C项要物民事法律行为存在于双方法律行为中,而遗嘱是单方行为,不可能产生要物性;D项附条件法律行为是约定以将来不确定的事实作为法律行为生效的条件,而遗嘱行为的生效条件是死亡。是法定而不是约定的期限,故应排除。
[单选题]关于气象灾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每年6月、7月会出现梅雨天气
解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每年6月、7月会出现梅雨天气。
[单选题]有4袋糖果,其中任意3袋的总和都超过60块。那么这4袋糖果的总和最少有多少块?( )
82
解析:设这4袋为a、b、c、d,为使4袋糖块的总和最少,则每袋糖应尽量平均,设a、b、c袋糖有20、20、21块糖。则当a、b、d三袋糖在一起时,为了满足条件,d袋糖不少于21块,验证a、b、c、d这4袋糖依次有20,20,21,21时满足条件,且总和最少。这4袋糖的总和为20+20+21+21—82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