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公安机关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

解析:√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我国《刑法》分则类罪分类的主要标准是( )。
  • 同类客体

  • 解析:分则体系构建,一是要根据同类客体划分为10章,二是基本依据犯罪性质和危害性大小排列各章的顺序。

  • [单选题]劳动教养适用对象的主体要件是指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应适用劳动教养的行为人在( )上应具备的案件。
  • 身份

  • 解析:劳动教养适用对象的主体要件是指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应适用劳动教养的行为人在身份上应具备的条件。

  • [单选题]《人民警察法》第20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做到:秉公执法,办事公道;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礼貌待人,文明执勤;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这是对人民警察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的行为要求,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方面的( )。
  • 义务

  • 解析:解析:根据《人民警察法》第20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做到:秉公执法,办事公道;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礼貌待人,文明执勤;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这是对人民警察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的行为要求,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方面的义务。

  • [单选题]张某在火车站候车室窃得某人一提包,到僻静处打开一看,里面没有钱财,却有手枪一支,子弹若干发,张某便将枪支、子弹放回包内,然后藏于家中。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的认定及与其他相似罪名的区别。在本题当中,张某在实施秘密窃取行为时并不明知所盗窃的是枪支、弹药,他是出于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实施行为的,所以张某不可能构成盗窃枪支、弹药罪,选项B是错误的。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是指违反法律规定,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的行为,一般有专门的地点进行储存,且数量较大,这也是它与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的区别之一,因此本题中张某的行为亦不构成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根据《刑法》第130条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罪是指行为人非法携带枪支、弹药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危及公共安全,情节严重的行为。在本题当中,张某非法取得枪支、弹药后并未携带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而是藏于家中,因此也不构成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罪。

  •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正式成立的时间是( )。
  • 1949年11月1日

  • 解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罗瑞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杨奇清为副部长。10月15日召开第一次全国公安会议,研究解决了统一全国公安组织机构和公安机关的工作任务问题。11月1日,公安部正式成立,地方各级公安机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大大加强了我国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 [多选题]《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规定的辞退程序是( )。
  • 所在单位在核准事实的基础上,经领导集体讨论研究提出辞退建议,填写《辞退国家公务员审批表》,按照管理权限报任免机关

    任免机关人事部门审核

    任免机关审批

    被辞退人员对辞退决定不服,可按照《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暂行规定》申请复核或提出申诉

  • 解析:解析:见人民警察辞退的程序。

  • [多选题]警务公开的方式主要有( )。
  • 警务公开手册

    警民联系卡、便民卡

    利用现代的新闻媒介公布

    口头告知

  • 解析:解析:目前,警务公开的形式主要有五种:(1)利用现代的新闻媒介和其他现代化信息传播手段公布;(2)在公共场所设置公告栏、牌匾,或印发“警务公开手册“等形式公布;(3)通过“警民联系卡”,“便民卡”或“明白卡”公布,或通过同邮电部门设立电话查询;(4)在看守所、收容教育所、治安拘留所、强制戒毒所等监管场所公布相关管理制度;(5)口头告知。

  • 推荐下载科目: 警察招考 村官 省考公务员 事业单位 农村信用社 选调生 特岗教师 国家电网 环保局考试 军队文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