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不均匀囊实性肿块边缘强化

题目:关于脾恶性淋巴瘤的CT表现,错误的是( )。

解析:脾恶性淋巴瘤增强扫描后肿块与正常脾组织密度差别增大,病变显示更清楚。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面神经管常分为几段:( )
  • 3段

  • 解析: 面神经管起于内耳道底,止于茎乳孔。分三段:迷路段,鼓室段(又称水平段),乳突段(又称垂直段)。迷路段:起自内耳道底的面神经管区,向外于前庭与耳蜗之间到达面神经膝神经节。面神经第1个分支岩浅大神经由膝神经节前方分出,经颞骨岩部前面的面神经管裂孔出颞骨,沿岩浅大神经沟走行,经破裂孔出颅。鼓室段:起自面神经膝神经节,向后并微向下,经鼓室内壁的骨管,达前庭窗上方、外半规管下方,到达鼓室后壁锥隆起平面。因其基本呈水平方向行走,故又名面神经管水平段。面神经第2个分支镫骨肌神经由锥隆起后方分出,经锥隆起内的小管出颞骨,分布到镫骨肌。乳突段:起自面神经管锥隆起平面,垂直向下行走,止于茎乳孔,又名面神经管垂直段。在面神经出茎乳孔前约6mm发出第3个分支,即为鼓索,经过鼓索小管入鼓室。

  • [单选题]关于“葡萄胎”病理特点,下述哪项不正确?( )
  • 多为恶性,易转移

  • 解析:葡萄胎又称水泡状胎块,是由于绒毛膜的滋养层细胞不规则增生,绒毛间质水肿变形,形成大小不等,相互连接成状如葡萄样结构。绝大多数葡萄胎病变仅局限于子宫腔内,为良性葡萄胎。

  •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引起静脉窦血栓:( )
  • 脑梗死

  • 解析: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1.炎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均继发于感染病灶最常发生在海绵窦和乙状窦常见病灶:(1)颜面部病灶特别是危险三角内的疖、痈等化脓性病变易通过眼静脉进入海绵窦。(2)耳部病灶如中耳炎或乳突炎可引起乙状窦血栓形成。(3)蝶窦或筛窦炎症,通过筛静脉或破坏蝶窦壁而入海绵窦。(4)颈深部或扁桃体周围脓肿、上颌骨骨髓炎等可沿翼静脉丛或侵入颈静脉而累及横窦岩窦海绵窦园。(5)脑膜炎脑脓肿可经皮质静脉累及上矢状窦。(6)全身性感染如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2.非炎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病因及危险因素中,有各种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的疾病或综合症,(1)全身衰竭、脱水、慢性消耗性疾患。(2)妊娠及产褥期。(3)脑外伤。(4)血液病。(5)自身免疫性疾病,如Bechet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溃疡性结肠炎抗磷脂抗体(包括狼疮抗凝抗体和抗心脂抗体等)综合征。(6)外科手术。(7)心脏病先天性或获得性。(8)长期口服避孕药。(9)仍有20%~25%患者无病因或危险因素。脑膜瘤通过压迫静脉窦使其回流障碍导致静脉窦血液高凝状态。

  • [单选题]哪一种改变不能引起继发性椎管狭窄?( )
  • 强直性脊柱炎


  • [单选题]膀胱CT扫描的主要目的是:( )
  • 显示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和淋巴结转移


  • [单选题]骨折的愈合过程分为( )。
  • 血肿机化期、骨痂形成期、改造塑型期


  • [单选题]下列有关脑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哪一项:( )
  • 脑膜中动脉走行于硬膜内外层之间

  • 解析:脑膜由外向内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硬膜与颅骨内板之间的间隙称硬膜外腔,硬膜内层向内折叠形成大脑镰、小脑幕;脑膜中动脉走行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的间隙称为蛛网膜下腔,软脑膜伸入沟裂。

  • [单选题]有关像素和体素的不准确的概念是
  • CT图像的基本组成单元称为体素

  • 解析:体素是体积单位,有三要素,即长、宽、高,根据断层设置的厚度、矩阵的大小,能被CT扫描的最小体积单位;像素是构成CT图像最小的单位,与体素相对应,体素的大小在CT图像上的表现即为像素;像素越小图像的分辨率越高。

  • [单选题]增殖型肠结核的X线表现主要为( )。
  • 肠壁增厚

  • 解析:增殖型表现以肠管不规则变形狭窄为主,主要为肠壁增厚,可伴有黏膜粗糙紊乱及多发小息肉样或占位样充盈缺损。

  • 推荐下载科目: 职业卫生(正高) 全科医学(副高) 内分泌学(副高) 中医耳鼻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7)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6) 内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69) 住院医师规培(儿科)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肿瘤科)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 护士资格证考试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