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12
题目:口,口8,口97
解析:150×3-8-97=345,所以填入的3个数分别为3、4、5,3个数之和为3+4+5=12。故应选择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甲、乙二人同在山坡上放羊,乙的羊混入甲的羊群+甲不知,赶羊回家入圈。甲的行为属于( )。
不当得利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当得利与拾得遗失物、无因管理、侵权行为的区别。不当得利与这三项制度的区别主要在于行为人主观态度和行为。拾得遗失物要求行为人主观知道“拾得”的法律意义;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之一是行为人有主观过错。即故意和过失。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是要求管理人已经实施了管理行为。从本题所给事实看,“乙的羊群混入甲的羊群”和“甲不知”,这两个条件足以表明甲的行为不属于A、D项的拾得遗失物和侵权行为。甲只是“赶革回家人圈”,并来实施管理,放不构成无因管理。甲“赶羊回家入圈”的行为.按照法律规定直接产生不当得利的后果。故认定为B项获取不当得利。
[多选题]人类进入第四环境——空间,需要克服以下哪几道难关( )。
适应剧烈变化的温度环境
暴露在有害辐射之中
克服真空
克服地球引力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空间技术的常识。
[单选题]某地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该省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与国家某部委制定的规章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在此情形下,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下列哪种处理办法是正确的?( )
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
解析:《立法法》第86条第1款第2项规定,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由此可知,本题的答案为D。
[单选题]欧洲谚语说:“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互噘,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说明( )。
事物是普遍联署佝
解析:题干的这句话意思是:如果马掌上的钉子丢了,蹄铁就会脱落,战马就会跌倒;战马跌倒了,战士会摔伤而不能作战,战争就会失败;战争失败了,国家就会灭亡。这正说明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单选题]动物学家一般认为,哺乳动物不擅长建立理性社会,而标准的社会性动物是蚂蚁和蜜蜂,极其意外的是,人这样一种哺乳动物却能够成功__________蚂蚁和蜜蜂的伦理,建立了迄今为止 的理性社会。
移植 最高级
解析:人类的伦理是自身长期发展的产物,没有也不可能借用、学习和模仿蚂蚁和蜜蜂的伦理,A选项的“移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且人类是大自然最高级的生物,与之相对应的理性社会也是最高级的,所以本题应当选择A。
[多选题]对犯罪人适用刑罚,可能对下列主体中的哪一些产生影响?( )
犯罪人
被害人及其亲属
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
广大人民群众
解析:刑罚功能是指刑罚自身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法律强制方法的特殊作用及社会影响。刑罚不仅对犯罪人产生影响,对被害人及其家属、对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功能。因此,对犯罪人适用刑罚,对犯罪人、被害人及其亲属、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都会产生影响。选项A、B、C、D都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