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从旧兼从轻原则
题目:我国刑法关于刑法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 )。
解析:解析:我国《刑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做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该条规定体现了从旧兼从轻原则。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关于《中国土地法大纲》主要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
确定以乡村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原则
[单选题]唐律共( )篇。
12
解析:解析:唐律共12篇500条。
[单选题]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对于无权代理行为,第三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 )个月内予以追认。
1
解析:解析:对于无权代理行为,第三人享有催告权,即第三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1个月内追认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因此,A是正确答案。
[单选题]重刑主义与下列哪一个刑法基本原则相违背( )。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解析:解析: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罪行大小与刑事责任的大小,刑罚轻重应当相称,重罪重判,轻罪轻判,不能一味采用重刑主义。
[单选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下列哪种人员不得假释?( )
累犯
解析:解析:我国刑法规定的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根据《刑法》第81条第2款的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惯犯、危害国家安全的罪犯,没有不得假释的限制。
[单选题]下列哪些情形应当受到追诉期限的限制:( )。
某甲因出国而未在法定期限内对某乙的侮辱案提出控告
[多选题]下列( )属于公民的诉愿权。
建议权
取得赔偿权
批评权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公民的诉愿权。在我国,公民的诉愿权是对公民的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以及取得赔偿权的统称。这些权利都是公民作为国家管理活动的相对方对抗违法失职行为的权利。言论自由不属于公民的诉愿权。
[单选题]甲殴打乙致乙死亡,为此甲赔偿乙家属2万元。乙家属料理后事后,分割了乙的财产。引起上述侵权赔偿关系和财产继承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分别是( )。
行为、事件
解析:解析:在本题中,引起侵权赔偿关系的原因是甲殴打乙的不合法行为,因此该法律事实属于行为;引起财产继承关系的原因是乙的死亡,而乙的死亡与各继承人的意志无关,因此属于事件。故ACD都是错误的,只有B是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