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C
妄想内容与事实相符 妄想具有群体特性
题目:关于妄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妄想是病态推理和判断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病理性的歪曲的信念。其与事实不符,妄想内容涉及本人,且与个人有厉害关系。选B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应激相关障碍与分离(转换)性障碍的共同点是
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关
解析:应激相关障碍与分离(转换)性障碍的共同点是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关。急性应激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伴有强烈情感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而分离(转换)性障碍表现更为多样化,症状表现为夸张色彩或表演色彩,暗示治疗有效,病情容易反复发作。
[单选题]有约束骨骼作用,主司关节屈伸运动的是( )
经筋
[多选题]对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主要的依据包括
是否处于精神疾病发病状态
对作案行为是否具有辨认能力
对作案行为是否具有控制能力
解析:辩证能力和控制能力是评定刑事责任能力的两大关键,而精神疾病患者辨认能力受损常常表现为病态的行为动机,在症状支配下,往往对其行为的对错、危害后果等缺乏实质的判断能力,其犯罪要件不完整,可给予免除刑事责任。
[单选题]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内联系的是( )
经别
[单选题]患者男,26岁。既往性格温和。半年前车祸致脑外伤,近几个月来脾气变得暴躁,常因小事发脾气,摔东西,冲动,做事不顾后果。最可能的诊断是
人格改变
解析:人格改变是获得性的,是指一个人原本人格正常,而在严重或持久的应激、严重的精神障碍及脑部疾病或损伤之后发生。此患者车祸致脑挫裂伤,伤后逐渐出现个性改变,具有相对明确的起病时间,因此符合脑外伤导致的人格改变的诊断。而人格障碍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始于童年或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