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题目:王老师在课堂上讲到,在人类面前有两种规范存在着,一种是自然法则,一种是社会规范。理解这两种规范,对我们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选项中正确的理解是?
解析:【考点】本题考点是法的特征。 【解析】一般认为,法具有以下特征: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由公共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和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由此可见,法也是社会规范的一种,但它是特殊的社会规范。而社会规范是和自然法则并存的两种规范。自然法则是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虽然与人有关联,但并不具有文化的意蕴,因为文化是由人创造的,而自然规范则不包含人的因素,所以选项A错误。社会规范主要调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中形成了文化,所以社会关系中必然包括文化的因素,所以选项B正确。道德与法律的区分一直是司法考试的重点,二者的区别之一就是调整对象的不同,法律调整的仅仅是人的行为,而道德不仅调整人的行为,它更主要的调整人的精神或意识,所以选项C正确。形成法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由国家创制,一种是经过国家认可,而国家认可就是指将社会中已有的规范赋予其法的效力,所以选项D正确。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A“化外人”即“蕃夷之国”的人,指外国人。化外人指的是中国人以外的人,即外国人。中国自古以来认为自己是天朝大国、王化之地,故把外国人称为化外人,带有轻贬之意。凡属同一个国家的外国人互相侵犯时,依照该国的法律处理;若是中国人与外国人或不同国家的外国人互相侵犯,则适用唐朝的法律。这一规定既维护了唐王朝的国家主权,又反映了唐朝统治者尊重外国习俗和法律的大国风度,有利于与其他各国的正常交往。是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的巧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