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鸡内金

题目:具有消食健胃、涩精止遗功效的药物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治疗痢疾的主穴是
  • 天枢、关元、上巨虚、合谷

  • 解析:痢疾 【病因病机】 痢疾多由饮食生冷、不洁之物,或感受暑湿疫毒所致。外邪与食滞阻碍肠腑,气机不利,大肠传导功能失职,湿热相搏,气血阻滞,肠络受损,而致下痢脓血,形成湿热痢5脾胃素虚,脏腑气弱,而贪凉受寒,湿浊乘虚而人,以致寒湿不化,形成寒湿痢;感受疫毒之邪,毒邪熏灼肠道,热毒内盛,引动内风,蒙蔽清窍,而成疫毒痢;湿热蕴结中焦,脾胃失其升降功能,以致呕恶不能食,为噤口痢;若痢疾迁延日久,中焦虚弱,命门火衰,正虚邪恋,常因受凉或饮食不当而反复发作,为休息痢。 【辨证】 主症 大便次数增多,粪中带有黏液脓血,腹痛,里急后重。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清热化湿,通肠导滞。以手足阳明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 天枢 关元 上巨虚 合谷 配穴 湿热痢加曲池、阴陵泉;寒湿痢加中脘、阴陵泉;疫毒痢加大椎、中冲、十宣;噤口痢加内关、中脘;休息痢加脾俞、肾俞;久痢脱肛加百会、长强。 操作 关元用平补平泻法;其余主穴用泻法。急性痢疾者,每日治疗2次,每次留针30分钟。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寒湿痢、休息痢及久痢脱肛者,可配合艾灸;大椎、十宣点刺出血。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大肠、直肠下段、胃、脾、肾、腹。每次3~4穴,急性痢疾用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2次,慢性痢疾用轻刺激,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2)穴位注射法 选穴参照基本治疗,用黄连素注射液,或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用维生素B↓1注射液,每穴注射0.5~1ml,每日1次。

  • [单选题]下述病候中,可用桂枝汤的是
  •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

  • 解析:《伤寒论》第15条云:"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其他选项为桂枝汤的使用禁忌。

  • [单选题]大敦穴的定位是
  • 足大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处

  • 解析:大敦 井穴 定位 足大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主治 ①疝气,少腹痛;②遗尿、癃闭、五淋、尿血等泌尿系病证;③月经不调、崩漏、阴缩、阴中痛、阴挺等月经病及前阴病证;④癫痫,善寐。 操作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 [单选题]舌肿胀而青紫晦暗者,是由于
  • 中毒

  • 解析:胖大舌   特征:舌体较正常舌大而厚,伸舌满口者,称为胖大舌   舌体肿大,盈口满嘴,甚至不能闭口,不能缩回者,称为肿胀舌   意义: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   舌淡胖大——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舌红胖大——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   舌红绛肿胀——心脾热盛,热毒上壅   舌青紫肿胀——可见于先天性舌血管瘤患者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经络的生理功能
  • 温煦作用


  • [单选题]疾病初期,恶寒发热并见多见于
  • 外感表证


  • 推荐下载科目: 全科医学(正高) 呼吸内科(正高) 卫生毒理(副高) 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0) 营养(师)(代码:210) 中药师(代码:202) 住院医师规培(核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儿科主治 官方兽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