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气的运动形式包括( )
  • 正确答案 :BCDE

  • [单选题]面青一般不见于的病证是( )
  • 正确答案 :B
  • 脾虚证


  • [单选题]胁痛的适宜治疗方法是( )
  • 正确答案 :D
  • 疏肝理气


  • [多选题]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的镜下观察主要区别是
  • 正确答案 :BCDE
  • 可否看见黏膜下血管

    黏液分泌多少

    黏膜色泽

    有无充血

  • 解析: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 ①胃黏膜颜色变淡;②黏膜下血管透见;③黏膜皱襞细小甚至消失;④当萎缩性胃炎伴有腺体颈部过度增生或肠上皮化生时,黏膜表面粗糙不平,呈颗粒状或结节状,有时可见假息肉形成,而黏膜下血管显露的特征常被掩盖;⑤萎缩黏膜脆性增加,易出血,并可有糜烂灶;⑥萎缩性胃炎可同时伴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表现,如充血红斑、附着黏液,以及反光增强等。故选:BCDE。

  • [多选题]胃溃疡的发病特点是
  • 正确答案 :CDE
  • 老年患者的发病部位常上移,症状不典型

    钡餐X线检查示龛影凸出于胃壁外,可伴有周围黏膜纠集

    内镜下溃疡周围常见萎缩的胃黏膜和肠上皮化生,并可伴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 解析:胃溃疡好发于40~60岁,而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青少年,胃溃疡的平均发病年龄较十二指肠溃疡约推迟10年,故A错误。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发生在后壁较前壁多见,胃溃疡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正中或偏左,十二指肠溃疡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右。疼痛范围一般较局限,局部有压痛。内脏疼痛定位模糊,不能以疼痛部位确定溃疡部位。若溃疡深达浆膜层或为穿透性溃疡时,疼痛因穿透部出位不同可分别放散至胸部、左上腹、右上腹或背部故B错误。以龛影为中心的粘膜皱襞纠集;呈放射状分布,其外围逐渐变细消失。

  • [单选题]望小儿指纹,食指第一节为( )
  • 正确答案 :B
  • 风关


  • [多选题]下列哪些是Menetrier病的特点
  • 正确答案 :ABC
  • 胃黏膜明显增厚呈脑回状

    低蛋白血症

    胃酸分泌减少

  • 解析:Menetrier病,是特殊类型胃炎的一种,特点是:胃体胃底皱襞粗大肥厚,扭曲呈脑回状,胃酸分泌减少,低蛋白血症,多见于50岁以上的男性,病因未明,无特效治疗,对症治疗,蛋白丢失持续而严重者可能考虑胃切除。

  • [多选题]"土"性具有的特征包括( )
  • 正确答案 :ABC
  • 生化

    承载

    受纳


  • [多选题]应激性溃疡最常见的原因为
  • 正确答案 :ABC
  • 严重休克

    大面积烧伤,脑外伤

    服用过量的水杨酸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 解析:严重休克,大面积烧伤,脑外伤,服用过量的水杨酸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常能引起应激性溃疡。故选:ABC。

  • [单选题]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会于( )
  • 正确答案 :C
  • 大椎穴


  • [多选题]下列关于血清淀粉酶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
  • 正确答案 :BDE
  • 早期淀粉酶不升高不能除外急性胰腺炎

    血淀粉酶长期升高持续不降提示假性囊肿形成

    急腹症时可出现血淀粉酶升高

  • 解析:血清淀粉酶升高最多见于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在发病后6~12h活性开始升高,24h达峰值,48小时开始下降,3~5天后恢复正常。淀粉酶活性升高的程度虽然并不一定和胰腺损伤程度相关。如血淀粉酶持续升高可提示并发症如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形成可能。淀粉酶活性中度或轻度升高还可见于一些非胰腺疾病,如腮腺炎、急性腹部疾病(消化性溃疡穿孔、上腹部手术后、机械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病变、胆道梗阻及急性胆囊炎等)、服用镇痛剂、酒精中毒、肾功能不良及巨淀粉酶血症等情况,应加以注意。故选:BDE。

  • [多选题]可促进体内氨的代谢的药物有
  • 正确答案 :ABCDE
  • 鸟氨酸-α-酮戊二酸

    精氨酸

    L-鸟氨酸-L-门冬氨酸

    苯甲酸钠

    谷氨酸

  • 解析:)降低血氨:①对轻型慢性肝性脑病可用谷氨酸钠(每支5.75g/20ml,含钠34mmol)3支加谷氨酸钾(每支6.3g/20ml,含钾34mmol)1支于5%~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1~2/d。苯甲酸鈉有腹水或脑水肿者宜少用,对血钾偏高、肾功能不良、少尿或无尿者,宜慎用或忌用钾盐。②精氨酸15~20g/d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肾功能衰竭时不用。③γ-氨酪酸,鸟氨酸适用于抽搐、躁动等昏迷前患者,已昏迷者不用。一般用2~4g加入5%~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滴速不宜过快,并应观察患者血压、呼吸,若有胸闷、气促、头昏、恶心等症状时,立即停用,慎防呼吸抑制。全选。

  • [多选题]NSAID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机制是( )
  • 正确答案 :AB
  • 弥散入胃黏膜上皮细胞内,产生细胞毒性作用,损伤胃黏膜屏障

    抑制了COX-1,使生理性前列腺素E合成不足

  • 解析:NSAID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机制是1、直接毒性作用 NSAIDS进入粘膜上皮细胞,使细胞渗透性增强;NSAIDS在细胞内产生大量的H+,产生细胞毒性作用;在胃黏膜表面和胃腔内电离,产生H+,损伤胃黏膜屏障 2、抑制COX-1,影响前列腺素E的合成。故选:AB。

  • [单选题]情志异常可导致心悸、惊恐不安等症状,此种情志多为( )
  • 正确答案 :D
  • 突然受惊


  • [多选题]便血伴腹部包块者见于
  • 正确答案 :ABCDE
  • 肠道恶性淋巴瘤

    结肠癌

    肠结核

    肠套叠

    Crohn病

  • 解析:便血伴随腹部肿块者,应考虑肠道恶性淋巴瘤、结肠癌、肠结核、肠套叠及炎症性肠病等。如Crohn病。

  • [多选题]上消化道出血的呕血的颜色性状可见
  • 正确答案 :ABCD
  • 呈咖啡渣样

    夹有食物残渣

    棕褐色

    鲜红色夹血块

  • 解析:1.凡出血后因血液刺激引起恶心呕吐的,便可有呕血表现。2若出血后立即呕出,血液呈鲜红色;若血液在胃内停留一段时间,经胃酸作用后再呕出,则呈咖啡渣样的棕褐色。ABC正确,3血液除吐出外,更多的是从肠道排出。由于血红蛋白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铁,所以,排出的血液一般都是柏油样黑便。4.只有当出血量大,血液在肠道内通过很快时,排出的血液才呈暗红色,或偶尔呈鲜红色,D正确。故ABCD正确。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神经内科(正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 结核病学(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住院医师规培(儿外科) 中医医师定期考核 PRK-LASIK医师、技师 外科主治 全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