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 )。
正确答案 :D
下降的
解析: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不局限为某一特定事物,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即含有矛盾对立统一的概念。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或属于功能方面的皆为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或属于有形的器质方面的皆属于阴。把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
[单选题]所谓“治痰先治气”“治湿兼理脾”,即是( )理论的具体应用。
正确答案 :C
气能行津
解析:气是津液在体内正常输布运行的动力,津液的输布、排泄等代谢活动离不开气的推动作用和升降出入的运动。如若气虚,推动作用减弱,气化无力进行,或气机郁滞不畅,气化受阻,都可以引起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并形成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病理上称为“气不行水”,也可以称为“气不化水”。临床上要消除这些病理产物及其产生的病理影响,常常将利水湿、化痰饮的方法与补气、行气法同时并用,所谓“治痰先治气”“治湿兼理脾”,即是气能行津理论的具体应用。
[单选题]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 )为中心的有机整体。
正确答案 :D
五脏
解析:整体性是指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首先,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是由许多执行不同机能的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由于各个组织和器官的有机联系,从而形成了人这个整体。此外,中医整体观认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而人的精神和形体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精神依附于形体而存在,是形体的产物,但对形体也可发生反向作用。
[单选题]胸痹的病位在心,但多与( )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
正确答案 :D
肝、脾、肾
解析: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肝病则疏泄失职,肝气郁结,气血凝滞;脾虚则失其健运,聚生痰湿,气血乏源:肾虚则藏精失常,肾阴亏损,肾阳虚衰。三者共同作用导致心脉痹阻。
[单选题]五行之“水”的特性是( )。
正确答案 :C
润下
解析:水曰“润下”,润者,湿润也,下者,向下也。所谓“润下”,是指水具滋润寒凉、性质柔顺、流动趋下的特性。进而引申为水有寒凉、滋润、向下、闭藏、终结等特性。凡具此类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属于水。《说文解字·水部》曰:“水,准也。北方之行,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
[单选题]“热结旁流证”宜采用的治法是( )。
正确答案 :C
通因通用
解析:热结旁流证为燥屎内结,迫津从旁而下。应用攻下的方法,故为“通因通用”。
[单选题]阴阳学说认为,各种疾病病理变化不外乎阴阳的( )。
正确答案 :D
偏盛偏衰
解析:阴阳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阳邪侵犯人体,人体正气中的阴气奋而抗之;阴邪侵犯人体,正气中的阳气与之斗争。如此产生了邪正相搏,导致了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阴阳失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阴阳偏盛、阴阳偏衰和阴阳互损。即各种疾病病理变化不外乎为阴阳的偏盛偏衰。
[单选题]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正确答案 :D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解析: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学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