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术中出血量
题目:患者,男,41岁。因胃癌收入院,今晨在全麻下行胃大部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患者安返病房。
解析:1.胃癌术后首先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注意血压,故要了解术中出血量。2.胃癌术后须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更换,一般术后3天引流液减少后即可拔出。3.留置导尿管护理:每日尿道口护理2次,保持尿道口清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高热患者退热期提示发生虚脱症状的是
脉搏细速、四肢湿冷、血压下降、出汗
解析:退热期体温下降时因大量出汗,易出现脉搏细速、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虚脱症状,护士应注意观察。
[单选题]内脏器官成为疝囊的一部分,此种疝称
滑动疝
解析:内脏器官成为疝囊的一部分,此种疝称滑动疝。滑动疝指腹腔的后位脏器连同被覆盖的部分腹膜自管脱出,构成部分疝囊壁的疝。滑动疝中最常见滑出的脏器依次为乙状结肠、盲肠、膀胱、子宫及附件等。此型疝临床常无特征性表现,术前往往难以确诊,多在术中才予以确诊。故答案为C。
[单选题]患者,男性,33岁,慢性肾小球肾炎3年,近日发现尿少,晨起眼睑水肿,拟行内生肌酐清除率检测,留取24小时尿标本做肌酐定量检查,标本中应加
甲苯
解析:尿标本根据检验要求的不同加入相应防腐剂。1.甲醛:固定尿液中有机成分,防腐,用于艾迪计数。2.浓盐酸:使尿液保持在酸性环境中,防止尿液中激素被氧化,防腐,用于17-羟类固醇、17-酮类固醇。3.甲苯:可形成一薄膜覆盖于尿液表面,防止细菌污染,以保持尿液的化学成分不变,用于尿蛋白定量、尿糖定量及钾、钠、氯、肌酐、肌酸定量。做肌酐定量检查,标本中应加甲苯。故答案为A。
[单选题]静脉注射时不正确的步骤是
见回血后即推注药液
解析:正确的操作:系止血带在穿刺点上方6cm以上,针尖与皮肤呈20°角;注射后要用干棉签按压拔针;进针后见回血,应松开止血带后推注药液。故本题答案为D。解题关键:止血带增加了局部阻力,阻碍了局部血液循环,松开止血带后推注药液,才能使其顺利地进入血液循环,最大地发挥疗效。
[单选题]甲状腺性甲亢中最多见的是
弥漫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
解析:引起甲亢的病因很多,其中最多见的是Graves病,而其余四种均相对少见。
[单选题]足月儿生理性黄疸的消退时间
2周
解析:约50%~75%足月儿在生后2—3天可出现生理性黄疸,4~5天达高峰,10~14天消退。
[单选题]哪两脏同病,常表现为气血两亏
心、脾
解析: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既有赖于心气的推动以维持通畅而不迟缓,又依靠脾气的统摄以使血行脉中而不逸出。血液能正常运行而不致脱陷妄行,全赖心主行血与脾主统血的协调。若心气不足,行血无力,或脾气虚损,统摄无权,均可导致血行失常的病理状态,或见气虚血瘀,或见气虚失摄的出血,故本题选B。心与肺:心主行血,肺主气。在病理上肺气虚弱可致心血瘀阻;心气不足,心阳虚,致血行异常,也可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导致咳嗽,气促等症。心与肝: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两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与精神情志两方面。肺与脾:肺司呼吸而摄纳清气,脾主运化而化生谷气;肺主行水,脾主运化水液;脾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和呼吸两个方面。解题关键:理解腑脏之间的相互联系。
[单选题]在临床护理的质量标准中,对无菌物品合格率的规定是
1
解析:在临床护理的质量标准中,对无菌物品合格率必须达到100%(A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