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溶源性噬菌体介导SLT-Ⅰ或Ⅱ型毒素,终止肠黏膜上皮细胞蛋白合成

题目:有关EHEC致病机制正确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EHEC致病机制。EHEC即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主要致病机制为溶源性噬菌体编码SLT-Ⅰ或Ⅱ中断肠黏膜上皮细胞蛋白质合成。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有关斑点免疫层析试验单克隆双抗体夹心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阴性反应不出现线条

  • 解析:阴性反应出现一条红色反应线。

  • [单选题]在体内非营养物质经生物转化后
  • 毒性减弱或增加

  • 解析:机体通过化学反应,使非营养物质的极性增加,有利于随胆汁或者尿液排出体外的转变过程称为生物转化。可使一些非营养物质生物学活性降低或消除,使有毒的物质活性减低或消除,故答案为C。

  •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病毒的基本结构
  • 核衣壳

  • 解析:病毒的基本结构包括病毒的基因组、蛋白衣壳。核衣壳是病毒核酸和蛋白衣壳的总称。

  • [单选题]在ELISA定性检测实验中,室内质控图应记录
  • 质控物的S/CO比值

  • 解析:记录质控物的S/CO比值可排除ELISA方法本身的系统误差。

  • [单选题]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目的是检查患者
  • 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

  • 解析: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检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自身抗体(IgG)。分为检测红细胞表面有无不完全抗体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检测血清中有无不完全抗体的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试验应用抗人球蛋白试剂IgG、IgM、IgA或补体3(C3)与红细胞表面的IgG分子结合,如红细胞表面存在自身抗体,出现凝集反应。间接试验应用Rh(D)阳性O型正常人红细胞与受检血清混合孵育,如血清中存在不完全抗体,红细胞致敏,再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可出现凝集。

  • [单选题]体内半寿期最短的凝血因子是
  • 因子Ⅴ


  • [单选题]发色底物法一般产色物质选用对硝基苯胺(PNA),游离的PNA呈黄色,测定波长为
  • 405nm

  • 解析:发色底物法主要是利用测定产色物质的吸光度变化来推算所测定物质的含量。一般产色物质选用对硝基苯胺(PNA),游离的PNA呈黄色,测定波长为405nm,而连接PNA的化合物无色。利用该法检测的物质有AT-Ⅲ、PLG、PC、PS等。

  • [单选题]浓缩血小板在20~24℃的温度下,保存期为
  • 7天


  • [多选题]补体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血中

    是一组蛋白质

    具有酶样活性

    具有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肿瘤外科(正高) 口腔内科学(正高) 中医骨伤科学(正高) 烧伤外科学(副高) 疾病控制(副高) 传染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2) 妇幼保健主治医师(代码:364) 口腔医学技术(师)(代码:205)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