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慢性乙型肝炎
题目:患者男,48岁。两年来反复乏力纳差,肝区疼痛不适。查体:巩膜轻度黄染,颈部有一个蜘蛛痣,实验室检查:ALT 210U/L,血清总胆红素98μmol/L,HAV IgG抗体(+),HBsAg(+),HBeAg(+),抗HBc lgM抗体(+)。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患者病程超过半年,实验室检查有肝功能损坏,HBV标志物提示病程发展为慢性化,抗HBcIgM抗体(+)提示处于慢性乙肝活动期。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小心接触HBsAg阳性患者的血液,应于7天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为0.06ml/kg体重,或1次5ml,1个月后再注射1次。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目前临床常规应用Rh抗-D试剂是
单克隆IgM抗体
[单选题]某位患者需要做手术用血,该患者的家属就积极献血,他是出于
安全需要
[单选题]温度自动记录仪的质量标准是记录温度与实际温度允许误差为
±1℃
[单选题]全血以及血液成分的标签应包括的内容有
采血日期或失效日期
解析:全血以及血液成分的标签应包括下列各项:(1)全血或血液成分的名称。(2)血站的名称及生产许可证号。(3)采血日期或失效日期。(4)献血者姓名或献血编号。(5)采血者姓名或代号。(6)血型。全血及血液成分、献血编号、血型、采血与失效日期等标签应有条形码。
[单选题]纯DNA样品的A260/A280应为
1.8
[单选题]患者女性,28岁,2年前因宫外孕出血输血1200ml,近半年来出现厌食厌油,乏力,检查ALT 278U/L,抗HCV阳性,其正确的治疗方案是
保肝治疗+拉米夫定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对案例的分析发现该患者极有可能因手术输血感染丙肝病毒,而约80%的输血后感染丙肝者可发展为慢性或持续感染,根据慢性肝炎的治疗原则,应酌情使用保护肝细胞药物、免疫调节药物和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中干扰素、阿糖腺苷和拉米夫定可以适当选用或合用。
[单选题]输血后紫癜是
迟发性免疫性输血反应
解析:输血后紫癜一般是在输血后5~10天发病,主要是患者机体内存在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故应属于迟发性免疫性输血反应。其他答案不正确或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