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5小时

题目:某团体从甲地到乙地,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团体中一部分人乘车先行,余下的人步行,先坐车的人到途中某处下车步行,汽车返回接先步行的那部分人,已知步行速度为8千米/小时,汽车速度为40千米/小时。问使团体全部成员同时到达乙地需要多少时间?( )

解析: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某股票的价格为20元,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利息率下调为原利息率的一半时,这支股票的价格为( )。
  • 40元


  • [单选题]只有敢于进行舆论监督的媒体才更有公信力和影响力。在互联网、手机等新技术条件下,一个地理位置上极为偏僻的地方发生的一件事,只要其本身具有足够的社会关注度,要不了多久,地球人都会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主流媒体如果对一些不正常的现象、问题不揭露,对一些事件背后的隐性矛盾不分析,公众就不太会信任你,最终还会离开你。不断失去读者,主流媒体就会逐渐边缘化。而这,将直接导致党和政府的主张、意图、决策等不能有效地传递。
  • 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和政策宣传必须两者并重

  • 解析:由材料中的“在这种情况下,主流媒体如果……就会……”可以得知,材料主要针对的是“主流媒体”而非所有的“媒体”,由此可排除A、B两项。由材料的首句和尾句可知,作者讲的是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和政策宣传作用,C项“必须取得大众的信任”概括得太宽泛,由第一句“只有敢于进行舆论监督的媒体才更有公信力和影响力”可知,文段侧重强调的是舆论监督,而非公信力,故答案选D。

  • [单选题]近年,我国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实现部分领域由“跟随”到“领跑”的跨越。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杂交稻的产量在杂交水稻的基础上提高了20%~30%,超级稻亩产量达2000公斤以上

  • 解析:杂交稻的产量在杂交水稻的基础上提高了20%~30%,超级稻亩产量达800公斤以上。

  • [单选题]下列句子表达有歧义的一项是( )。
  • 他们两个一组研究这个课题。

  • 解析:项的歧义在“他们两个一组”,研究这个课题的不止有两个人;或者“他们两个人一组,研究这个课题”。

  • [单选题]甲、乙、丙共有一套房屋,其应有部分各为1/3。为提高房屋的价值,甲主张将此房的地面铺上木地板。乙表示赞同,但丙反对。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 )
  • 因甲乙的应有部分合计已过半数。故甲乙可以铺木地扳

  • 解析:共有物的管理一般应当由全体共有人共同进行,但有两项例外:保存行为和改良行为。所谓改良行为是指在不改变共有物性质的前提下,对共有物进行的加工、修理等行为,以增加共有物的效用或价值。改良行为只需要拥有共有份额一半以上的共有人同意即可进行。本题中,铺木地板的行为正是改良行为,因此只需要一半以上的共有人同意即可。而现在甲乙已占2/3的份额,因此可以为改良行为。B项说法正确。C项的错误在于,共有财产上,无论是按份共有还是共同共有,都不是对物的某一部分享有所有权,所有权及于物的整体.在分割之前不存在物的“应有部分”的说法。.

  • [单选题]这些访问都有着深层的地缘政治和能源利益的________。表明日本意欲保持和巩固既有的中东石油能源供应格局,同时在不断增大的竞争压力下,________对中东产品出口新的制高点。
  • 考量 抢占

  • 解析:题干是在解说日本访问的目的及意图。与“意图”相呼应的应是“考量”或“考虑”,排除A、D。“抢占”比“占领”更能突出竞争的激烈性。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单选题]按照规则规定的行为模式的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 )。
  • 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 解析:按照规则的行为模式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作一定行为或不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它又分为权利性规则和职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规则,它又分为命令性规则和禁止性规则。

  • [单选题]下列关于免除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免除需取得债务人的同意

  • 解析:免除是债权人免除债务人的债务而使债务消灭的意思表示,是债务消灭的一种原因。债的免除,债权人无须征得债务人同意,是单方行为。

  • [多选题]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统治阶级的意志(包括法本身)都由统治阶级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这说明( )。
  • 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法不是统治阶级任性和专横的表现,而应遵循客观规律

    法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东西,即人的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 解析:物质制约性是法的本质属性,法根源于社会经济基础,要受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但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法是从最终意义上来讲的,因此它不是法的唯一决定因素。故A项正确,B项错误。同时,法虽然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故C、D项正确。

  • 推荐下载科目: 国考公务员 警察招考 公选 事业单位 农村信用社 选调生 特岗教师 国家电网 执法资格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