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原发性纤溶亢进

题目:血浆D-dimer不增高的是

解析:t-PA和u-PA激活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的过程,是原发性纤溶理论基础;通过内源凝血系统的有关因子裂解纤溶酶原形成纤溶酶的过程,是继发性纤溶理论基础。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用于肾脏浓缩能力评价的尿液应采集
  • 晨尿

  • 解析:晨尿有利于尿液形态学和化学成分分析,可用于肾脏浓缩能力的评价。

  • [单选题]造血干细胞和造血微环境的损害所致的贫血是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造血干细胞和造血微环境受到损害导致造血功能衰竭的一组疾病。

  • [单选题]生活史属于不完全变态的节肢动物是
  • 解析:生活史属于半变态的节肢动物是虱。

  • [单选题]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抗生素是
  • 青霉素G

  • 解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是脑膜炎球菌,该菌对青霉素敏感。

  • [单选题]下列关于"道德行为动机与效果之间关系"的观点,正确是
  • 不好的行为效果必然是由不好的行为动机引起的

  • 解析:在一般情况下,动机和效果是一致的。好的动机产生好的效果,坏的动机产生坏的效果。但在有些情况下,动机和效果也会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

  • [单选题]根据酶的特性及测定原理,测定酶活力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对测定标本没有要求

  • 解析:根据酶的特性及定量原理,测定酶活力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酶促反应过程中,只有最初一段时间内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速度即逐渐降低。   (2)要规定一定的反应条件,如时间、温度、pH等,并在酶测定过程中保持这些反应条件的恒定,如温度不得超过规定温度的士1℃,pH应恒定。   (3)配制的底物浓度应准确且足够大,底物液中应加入不抑制该酶活力的防腐剂并保存于冰箱中,以防止底物被分解。   (4)标本要新鲜,由于绝大多数酶可因久置而活力降低,标本如无法及时测定,应保存于冰箱中。用血浆时,应考虑到抗凝剂对酶反应的影响。有些酶在血细胞、血小板中的浓度比血清高,为此在采血、分离血清时,应注意防止溶血和白细胞的破裂。   (5)在测定过程中,所用仪器应绝对清洁,不应含有酶的抑制物,如酸、碱、蛋白沉淀剂等。故选项E说法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E。

  • [单选题]9项尿液分析仪在8项的基础上增加了
  • 尿白细胞测定

  • 解析:尿液分析仪9项检测项目在8项的基础上增加了尿白细胞;10项检测项目又在9项的基础上增加了尿比密,11相则又增加了尿维生素C。

  • [单选题]关于积液穿刺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厌氧菌培养留取1ml

  • 解析:穿刺成功后,留取中段液体于无菌的容器内。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化学检查各留取2ml,厌氧菌培养留取1ml,结核杆菌检查留取10ml。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6)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4) 护理学主管护师(代码:368)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耳鼻咽喉科) 医学影像专业知识 临床营养(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