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50
题目:火车A过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共用时60秒,随后与迎面开来的另一辆火车B相遇,两车速度相同,火车B的长度是A的1.5倍,两车从车头相遇到车尾分开共用时5秒,问火车B从车尾进入隧道到车头离开隧道,要用时多少秒?( )
解析:设A车长为L,隧道长为a,A、B两车速度均为v,所求时间为t。则L+a=60v,L+1.5L=10v,解得L=4v,a=14L。因此14L-1.5L=vt,解得t=50秒。故本题选A。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纵向研究是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是几十年)定期对被试进行研究,通过长时间对被试的研究,研究者可以调查到某种与异常的发生相关联的事件,并从中辨认出预测此种异常发展的相关因素。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纵向研究的是( )。
通过自1962年起追踪研究一群母亲患精神分裂的儿童发现,这些儿童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比其他儿童大,从而认为,母亲患精神分裂症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孩子患此种疾病
解析:纵向研究的定义要件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是几十年)定期对被试进行研究,研究者可以调查到某种与异常的发生相关联的事件,并从中辨认出预测此种异常发展的相关因素。A项,"自1962年起"符合定义中"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是几十年)"的要件,并得出"母亲患精神分裂症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孩子患此种疾病"的预测结论,完全符合定义要件。B、D两项均不满足"很长一段时间"这一要件,而C项不满足"从中辨认出预测此种异常发展的相关因素"。因此,本题选A。
[单选题]某医院内科病房,治疗护士误将甲床病人的庆大霉素注射给乙床,而将乙床病人的青霉素注射给甲床病人。当她发现后,心理十分矛盾和紧张,并对乙床病人进行严密观察而没有发现青霉素过敏反应。
此时该护士如何做最合适?( )
告知病人真相,并补上应注射的药物,同时作自我检查
解析:护士应该告知病人,并补上应注射的药物,这样虽有引发护患纠纷的可能,但只要护士诚心地作自我批评,相信病人是会原谅的。故本题选D。
[单选题]未来十几年,人类仍将面临很多难题。气候变化、能源短缺、粮食安全、肥胖衰老……面对这些问题,没有人可以全身而退,但是,在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的过程中,企业必将______。减排技术的成熟、医药产业的进步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政府也必须______,积极引导企业创造和培育新的市场。
大有作为、当仁不让
解析:先看第一空,第一空后说"减排技术的成熟、医药产业的进步",说明企业已经做出了一些成绩,"大展宏图"和"大有所为"符合此意,排除B、D两项。再看第二空,"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由"积极引导企业创造和培育新的市场"可知,文段强调的是政府要发挥作用,用"当仁不让"恰当。故本题答案为C。
[单选题]多年来,科学家通常认为,近视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基因。然而,最近一项针对视力正常的8-9岁儿童的追踪研究显示,5年之后,唯一和儿童患近视呈显著相关的环境因素是儿童在户外待的时间,在户外待的时间较少的儿童患上近视的风险较高。由此研究者提出:在室内待的时间太长会增加儿童患近视的风险,多在室外活动有助于预防近视。以下各项如果为真,哪项最能驳斥研究者的观点?( )
人们的估算通常无法与儿童在户外待的时间准确匹配
解析:题干的论点:在室内待的时间太长会增加儿童患近视的风险,多在室外活动有助于预防近视。A项,通过解释原理支持了题干论点。B项,通过增加论据支持了题干论点。C项,人们的估算与儿童在户外待的时间不是完全匹配的,质疑了追踪研究的可靠性,削弱力度大。D项,研究者是通过对比试验得出结论的,而读书等时间变多是儿童统一的变化,无法削弱论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