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心室复极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

题目:QT间期离散度常用来反映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Ⅰ导联为
  • 双极肢体导联


  • [单选题]Koch三角是指
  • 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瓣附着缘和Todaro腱之间的三角区

  • 解析: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瓣附着缘和Todaro腱之间的三角区称为Koch三角。

  • [多选题]关于永久起搏器的阐述,正确的是
  • 固率型起搏器易产生竞争性心律失常

    VVI起搏器属于非生理性起搏器

    AAIR起搏器具有频率应答功能

    VOO起搏器只有起搏功能,无感知功能

  • 解析:固率型起搏器因无感知功能,可致起搏脉冲与自身电活动竞争而产生竞争性心律失常。生理性起搏是尽可能模拟窦房结及房室传导系统的生理功能,提供与静息及活动相适应的心率并保持房室同步。VVI起搏器只保证心室按需起搏,因此房室电机械活动不同步,属于非生理性起搏器。VVI起搏器易产生起搏器综合征。

  • [单选题]关于食管心房调搏起搏阈值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起搏电极导管的位置与起搏阈值无关

  • 解析:起搏电极导管的位置不适当可引起起搏阈值增大,甚至起搏失败。

  • [单选题]对于阵发性房扑抗心律失常药物首选
  • 洋地黄


  • [单选题]关于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心电图上呈现3:1房室传导一定是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 解析:心电图显示3:1房室传导大多数是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也可能是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即文氏周期最后一个P波虽未下传心室,但对房室交界区产生新的不应期(隐匿性传导),可使随后应下传的P波遇到不应期,而出现连续2次心室漏搏现象(3:1传导)。

  • [单选题]下列关于P波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P波峰间距>0.04s仅见于左心房肥大

  • 解析:左心房肥大表现为P波电压增高、时间增宽、峰间距>0.04s、电轴偏移和复极改变,这种改变不仅见于左心房肥大,也可见于心房负荷增加、房内阻滞等情况。近年,国际心电图指南建议使用术语"左心房异常"来代替"左心房肥大"更为合理。

  • [单选题]关于Bachmann束阻滞心电图表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常伴有PR段偏移

  • 解析:上房间束(Bachmann束)断裂、变性或纤维化可产生二尖瓣型P波改变,称为不完全性房内(房间束)阻滞,诊断时需要排除左心房肥大。PR段偏移常见于心房梗死。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烧伤外科(正高) 中医外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正高) 儿科护理(正高)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麻醉学主治医师(代码:347) 病案信息技术(士)(代码:111)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核医学医师 公卫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