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题目:男,30岁。发现血压高半年,最高达150/100mmHg,伴乏力、肌痛、口渴。吸烟10年。查体:血压170/100mmHg,肥胖,心脏不大,心律整齐,心率76次/分,双下肢不肿。尿常规:尿蛋白(+),比重1.018,血钾3.1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本病例特点为青年高血压患者,全身乏力、口渴、夜尿多、低比重尿、低血钾,综合病情符合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原发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一般不出现低比重尿,血钾正常;肾实质性高血压尿蛋白量较大。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
辐射
解析:机体的散热方式包括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蒸发散热。当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机体可通过这四种方式进行散热,但以辐射散热为主。当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则仅通过蒸发散热来散发体热。①辐射散热:是指人体以热射线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较冷物质的一种散热方式。辐射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和有效的散热面积。②传导散热: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之接触的温度较低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散热量多少取决于皮肤温度与接触物体之间的温度差、接触面积,以及与皮肤接触的物体的导热性能。③对流散热:是指通过气体流动进行热量交换的一种散热方式。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和机体的有效散热面积,风速。④蒸发散热:包括不感蒸发和发汗两种。不感蒸发是指体液的水分从皮肤和黏膜(主要是呼吸道黏膜)表面不断渗出而被气化的形式。发汗是指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过程。
机体的散热方式有四中,同学们应该学会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这些条件适合哪些散热,本题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没有明显的接触环境,没有描述风速,没有明显的蒸发散热,所以A正确。
[单选题]胃癌最常发生的转移途径是
淋巴转移
解析:淋巴结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进展期胃癌的淋巴转移率高达70%左右,早期胃癌也可有淋巴转移。终末期胃癌可经胸导管向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经肝圆韧带转移至脐部。
[单选题]戊型肝炎病毒(HEV)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消化道传播
解析:丙型肝炎病毒(HCV)过去被称为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现被归属于黄病毒科。经输血、血制品或污染注射器而传播,是引起输血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戊肝主要经消化道传播,蚊虫是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
[单选题]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措施是下列哪一项
针对致病因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解析: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措施是针对致病因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是在无病期针对病因或致病因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是消除或减少控制各种危害健康的因素,并采取增进健康的各种措施,以防止健康人群发病。包括针对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和针对机体的措施,并以此为依据,加强对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等的保护、监督、监测和管理,故选A。
[单选题]男,45岁。血AFP明显升高1个月。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0年。腹部B超发现肝内有3个实性结节,最大径分别为0.5cm,0.7cm,和1.2cm,周围肝组织是明显的肝硬化改变,术后病理为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其分型属于
结节型肝癌
解析:患者肝脏术中病理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腹部彩超肝内可见多个实性结节,考虑为结节型肝癌。
【避错】弥漫性肝癌指肿瘤病变较为弥散,本题题干中提到肝内仅有3个实性结节。小肝癌>2cm,大肝癌>5cm,巨大肝癌>lOcm。故不选A、B、D、E。
[单选题]男,68岁。排便习惯改变3个月,便中带血1周,查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平软,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诊:直肠前壁距肛缘4cm菜花型肿物,侵及直肠1/4周径,肿物直径2cm,指套染血。未明确诊断及选择治疗方式,最佳的辅助检查是
直肠镜
解析:患者排便习惯改变3个月,便中带血1周,考虑为直肠癌,为明确诊断及选择治疗方式,最佳的辅助检查是直肠镜取组织做活检。故正确答案为D。
[单选题]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是
琥珀酰CoA
[单选题]细菌个体的繁殖方式是
无性二分裂
解析:本题为基本知识题,考核细菌个体繁殖以无性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正确答案为D。细菌一般以无性二分裂方式进行指数级繁殖在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略有不同,均主要包括菌体增大,染色体复制并移向两侧,细胞膜内陷成横隔,细胞壁内陷或沿内陷的胞膜延伸,最终分裂为两个子代细菌。核酸复制为病毒增殖中的一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