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流感嗜血杆菌

题目:3岁小儿患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解析:多种细菌均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及2个月以下患儿以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主;3个月~4岁以流感嗜血杆菌为主;5岁以上患儿以脑膜炎奈瑟菌或肺炎链球菌为主。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男、70岁,因脑出血急诊入院。目前患者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心跳停止,呼吸停止,脑电波平坦,目前患者处于
  • 生物学死亡期

  • 解析:脑出血分期: 生物学死亡期:死亡过程最后阶段。 濒死期:又称临终状态,生命活动最后阶段。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抢救生命仍可以复苏。 临床死亡期:又称躯体死亡期,表现为心跳呼吸停止。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各种组织细胞仍有短暂而微弱的代谢活动,持续时间5~6分钟。

  • [单选题]患者女,入院诊断为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该患者最适合输入的血液制品是
  • 洗涤红细胞

  • 解析:洗涤红细胞:指红细胞经0.9%氯化钠溶液三次洗涤后,再加入适量0.9%氯化钠溶液而成。适用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脏器移植术后、需反复输血的病人等。

  • [单选题]患者女,33岁。在胆囊造影前,需做碘过敏试验,做试验的时间宜在检查前
  • 24~48小时

  • 解析:临床上床用碘化物造影剂做肾脏、胆囊、膀胱、支气管、心血管等造影,含碘造影剂可能产生过敏反应,严重程度不一,故造影前1~2天应先做碘过敏试验,碘过敏试验有助于预防或减少造影剂反应的发生。本题选D。解题关键:造影前24~48小时做碘过敏试验。

  • [单选题]小儿颈外静脉穿刺适用于几岁的患儿
  • 1~3岁的小儿

  • 解析:3岁以内的婴幼儿大隐静脉及肘正中静脉充盈不明显,采血困难,常进行颈外静脉穿刺采血。新生儿不选择颈外静脉穿刺,以免发生危险,故小儿颈外静脉穿刺适用于1~3岁的患儿(B对)。

  • [单选题]患儿男,6个月,因间歇发热,咳嗽半个月,拟诊“支气管炎”,给予口服“头孢拉定”治疗,近2天发现口腔有白色点片状乳凝乳块样物,不易拭去。护士在为患儿进行口腔护理时,宜选择的溶液是
  • 2%碳酸氢钠

  • 解析:该患儿口腔有白色点片状乳凝乳块样物,不易拭去,应考虑鹅口疮,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宜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3%过氧化氢或0.1%利凡诺主要用于清洗溃疡面。

  • [单选题]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的依据是
  • 睁眼、语言、运动

  • 解析: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法的依据是睁眼、语言、运动,最高分15分,最低分3分。故选D。

  • [单选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最突出的表现是
  • 呼吸困难加重,夜间更甚

  • 解析: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呼吸衰竭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常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白天嗜睡,甚至出现表情淡漠、神情恍惚、谵妄等肺性脑病的表现。

  • [单选题]足月产新生儿,因患吸入性肺炎送儿科抢救室抢救,护士抢救完后回病房,家属询问其相关情况,护士应该
  • 客观介绍

  • 解析:要可能地客观、扼要、有条理,不要带有主观色彩介绍病情,不要自我诊断乃至治疗。

  • 推荐下载科目: 传染病(正高) 眼科(正高) 中医儿科学(正高) 儿科护理(正高) 小儿外科学(副高) 整形外科学(副高) 眼科学(副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输血技术(副高)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