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以下心电图改变可提示心肌发生坏死,但应除外
正确答案 :D
出现ST段抬高
解析:ST段抬高表示心肌处于严重缺血状态,并不表示心肌已发生坏死,病理性Q波的出现才是心肌坏死的标志。
[单选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第一高峰时间是
正确答案 :B
早晨7~11时
解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的第一高峰时间是在早晨7~11时,第二高峰时间在下午17~21时。
[单选题]动态心电图记录器根据信号存储介质分为
正确答案 :A
磁带记录器、固态记录器、闪存记录器
解析:动态心电图记录器根据信号存储介质分为磁带记录器、固态记录器和闪存记录器。记录器实际上是一个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能够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且病人可佩带的心电图机。记录器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的电路与普通的心电图机都没有大的区别。所不同的是普通心电图机将心电波形直接输出到心电图纸上,而动态心电图记录器是将心电波形先存储到磁带上或存储器中,记录24小时后再输出到计算机进行回放分析。
[单选题]关于主动脉与肺动脉解剖的描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E
B+D
[单选题]关于钩拢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D
发生钩拢现象一定出现等频心律
解析:钩拢现象与等频心律(或称为等频现象)两者的概念和发生条件均不相同。钩拢现象持续时,有可能使同时存在的两种心律形成等频心律,但不意味着发生钩拢现象一定出现等频心律。
[多选题]会引起QRs波群增宽的是
正确答案 :ABCE
室性异位心律
室内差异性传导
预激综合征
Ic类药物
[单选题]梯形图中AV代表
正确答案 :D
交界区
[多选题]患者男性,45岁,因心悸就诊。食管心房调搏测定的房室结前传文氏点为110次/分,2:1阻滞点为130次/分,可能的原因为
正确答案 :ABCD
存在房室传导阻滞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经房室结双径路的慢径路传导
药物影响
解析:房室结前传文氏点低于130次/分,2:1阻滞点低于150次/分,常见的原因有:①房室传导阻滞;②隐匿性房室结传导功能低下;③迷走神经张力增高;④如存在房室结双径路时,文氏点的降低可能是由于经房室结双径路的慢径路传导所致;⑤药物影响。
[单选题]关于洋地黄效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B
出现洋地黄效应的心电图改变是停用洋地黄的指征
[单选题]以下为应用心电信息管理系统的优越性,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B
可降低心电图医生的工作效率
解析: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可明显提高心电图医生的工作效率。
[单选题]与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T相比,肌钙蛋白Ⅰ的优点是
正确答案 :C
不受肌肉损伤的影响
[单选题]患者男性,34岁,因预激综合征行射频消融术,术后2天心电图示delta波消失,但多个导联T波仍倒置,其原因可能为
正确答案 :C
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
解析:心室预激消失后,心室除极顺序恢复正常后的一段时间内,T波可仍呈现与delta波向量方向一致的改变,为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
[单选题]下列心肌缺血类型可引起ST段抬高,但除外
正确答案 :B
心内膜下缺血
解析:心内膜下缺血时,心电图主要表现为ST段压低或T波直立高耸。
[单选题]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如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常提示
正确答案 :C
左前降支近端闭塞
解析:右束支主要由左前降支第一穿隔支供血,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如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说明闭塞部位在左前降支第一穿隔支水平以上,属前降支近端血管病变。
[多选题]关于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表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ACDE
心室率多为140~200次/分
多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每组室性心动过速的第1个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相等
每组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之间的间期与心动过速RR间期无倍数关系
解析:并行心律性室性心动过速是指心室内存在与窦性心律并行的异位起搏点而形成的室性心动过速,常以一组一组的间歇形式出现,心室率多为70~140次/分,少数可达140~200次/分。每组室性心动过速的第1个期前收缩的联律间期不等,每组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之间的间期与心动过速RR间期有倍数关系。这种室性心动过速多为非持续性,很少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预后较好,不需特殊处理。
[单选题]关于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的论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D
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可用于心肌梗死存活心肌的判断
解析: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可用于心肌梗死存活心肌的判断。心肌运动负荷显像检查对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静息显像。心肌灌注显像对判断冠心病的相对风险是有帮助的。诊断室壁瘤的“金标准”仍然是X线左心室造影。心肌灌注显像对心肌炎的诊断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心肌壁内放射性分布不均匀。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