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获得性耐药菌特别是多重耐药菌主要因染色体突变所致
题目:关于耐药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细菌的耐药性可分为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前者是通过染色体DNA突变而致,后者往往是由质粒、噬菌体及其他遗传物质携带外来DNA片段导致。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戈谢病一般不常累及的组织器官是
生殖系统
解析:被戈谢病累及的器官有脾、肝、骨髓和淋巴结等。
[单选题]补体或粒细胞介导的靶细胞溶解和平滑肌反应属于
Ⅱ型超敏反应
解析:Ⅱ型超敏反应是致敏引起的抗体直接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导致靶细胞损伤或破坏。
[单选题]不属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检查项目的是
真菌
解析:本题考查阴道清洁度检查。标本加一滴生理盐水,涂片后高倍镜检查,根据所见的上皮细胞、白细胞(或脓细胞)、阴道杆菌与杂菌的数量进行判断,来划分清洁度。
[单选题]与溶血性贫血患者血液学特征不符合的是
网织红细胞减少
解析: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溶血性贫血时由于红细胞增生,大量网织红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可使网织红细胞增高。溶血性贫血属于增生性贫血,表现为红细胞生成加速,出现各种幼稚红细胞。嗜多色性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由于胞质中含有多少不等的嗜碱性物质RNA而被染成灰色、蓝色,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提示骨髓造红细胞功能活跃,在增生性贫血时增多,溶血性贫血时最为多见。染色质小体(Howell-Jolly小体)位于成熟或幼红细胞的胞质中,呈圆形,有1~2μm大小,染紫红色,可1至数个,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术后。幼稚红细胞存在于骨髓中,在成人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属病理现象,最常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点彩红细胞是红细胞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变性沉淀而形成,溶血性贫血患者可见增多。
[单选题]关于PT测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口服避孕药可使PT延长
解析:PT延长主要见于:①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减少及纤维蛋白原的缺乏;②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DIC、原发性纤溶亢进症、肝病的阻塞性黄疸和维生素的缺乏;③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等。PT缩短主要见于: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