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沙丁胺醇气雾剂
题目:患者男性,65岁,因“鼻痒、流清涕、打喷嚏10余年,逐年加重”来诊。患者为铁路职工,2010年起出现胸闷气促,心悸,持续数分钟后自可行缓解。近3个月来,胸闷、气促加重。对柳絮、杂草、蒿草、氟康唑、左氧氟沙星过敏。实验室检查: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诊断: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变态性鼻炎。处方:①沙丁胺醇气雾剂100μg×1瓶,用法:1~2揿,必要时吸入;②布地奈德混悬液2ml,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1ml,异丙托溴胺溶液1ml,用法:氧泵雾化吸入,每日2次;③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250μg×60吸,用法:1吸,每日2次,吸入;④孟鲁司特钠片,用法:1片,每日1次,睡前口服;⑤布地奈德鼻喷雾剂64μg×120喷,用法:1喷,每日2次。治疗3日后,患者出现双手震颤、心悸等症状,考虑可能是药物的不良反应,调整治疗方案后,患者症状缓解。患者针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的治疗及用药教育进行了咨询。
解析:沙丁胺醇气雾剂一般作为临时用药,有哮喘发作预兆或哮喘发作时,气雾吸入。故选择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清法,也叫清热法,主要包括( )
清泻脏腑
清营凉血
清热解毒
清热泻火
[单选题]患者男性,48岁,2年前因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行肝移植手术,术后坚持服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近1个月,患者出现胸痛、咯血。肺部CT示右肺的炎性病灶表现为典型的光晕征、新月形空气征。可能的诊断为
侵袭性肺真菌病
解析: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是指真菌引起的支气管肺部真菌感染,即真菌对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的侵犯,引起气道粘膜炎症和肺部炎症肉芽肿,严重者引起坏死性肺炎,甚至血行播散到其他部位。肺部真菌感染常继发于严重的原发病,症状、体征常无特征性,可有以下临床表现:流感样症状:表现为发热、畏寒、头痛、流涕、关节痛、肌痛等;隐匿性感染: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可自愈;(3)肺部表现:①肺炎或支气管炎:最常见,与一般细菌性肺炎难以鉴别。可有发热、咳嗽、咯白色粘稠痰或黄脓痰等症状,肺部可闻及湿性罗音,可伴有少至中量胸液;②肺结核样表现:组织胞浆菌病、皮炎芽生菌病和奴卡菌病的临床表现有时酷似肺结核,可有干咳、咯血、胸痛等呼吸道症状及午后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③肺脓肿和脓胸:常急性起病,可有寒战、高热(多呈驰张热)、咳嗽、咯粘液脓性痰,有时痰中臭味明显,咯血多为痰中带血。放线菌病和奴卡菌病所致脓胸均易在胸壁上形成窦道;④肿瘤样表现:如肺隐球菌瘤、组织胞浆菌瘤、球孢子菌瘤等,酷似周围型肺癌。皮炎芽生菌病、曲霉感染等可破坏肋骨与椎骨,似转移癌之骨质破坏;⑤肺栓塞和肺梗塞:如嗜血管性的毛霉,易侵犯血管,肺部感染时常导致肺栓塞甚至肺梗塞,似肺血栓栓塞症;⑥其它:可引起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或类似结节病表现。
[单选题]下列哪种药物属于广谱驱肠虫药
阿苯达唑
[单选题]交界性肿瘤的特征是
界于良、恶性之间,切除后易复发
解析:交界性肿瘤的特征是界于良、恶性之间,切除后易复发,故选C
[单选题]治疗三叉神经痛应首选
卡马西平
解析: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聚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治疗首选卡马西乎(carbamazepine),主要作用于脑干网状结构一丘脑系统,可抑制三叉神经系统(脊核-丘脑)的病理性多神经源反射。是目前公认的治疗三叉神经痛最好的药物。开始每日2次,以后可每日3次。每日0.2~0.6g,分2~3次服用,每日极量1.2g。服药24~48小时后即有镇痛效果。各人对耐受量不同,须不断调整,找出最小维持量。其次选用苯妥英钠,基于有人认为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周围癫痫样电发放,苯妥英钠对突触传导明显抑制,亦有人指出可提高痛阈,因而广为临床使用。开始服100mg,每日2~3次,无效时可每日增加25~50mg,最大量可达400mg/d。其他药物:如氯硝安定、大剂量维生素B1。神经阻滞药物如可乐定也可以治疗三叉神经痛。止痛药如对乙酰氢基酚、曲马多、强痛定及吗啡,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疼痛。
[单选题]每日三次给药的缩写为
t.i.d.
[单选题]阳水病证属风水泛滥者,其最佳选方是( )
越婢加术汤
[单选题]可引起全身化脓性感染的细菌不包括
破伤风杆菌
解析:常见的致病菌有1.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拟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肠杆菌等。多见于腹腔,肠道,泌尿系;2.革兰氏阳性菌:金葡菌,表葡菌,肠球菌;3.无芽胞厌氧菌:多见于腹腔脓肿,阑尾脓肿,肛旁脓肿,吸入性肺炎等,多同时有需氧菌感染;4.真菌:白念珠菌,曲霉菌,条件感染。故选择C。
[多选题]丙二醇可用作
透皮促进剂
气雾剂中的潜溶剂
保湿剂
增塑剂
解析:丙二醇是药剂学中常用的重要溶剂,其分子量小,为无色、澄明、黏稠的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丙二醇在药剂学不同剂型中有不同作用。在注射剂中将丙二醇与适量的水混合,作为注射剂的溶剂;在软膏剂中除调节软膏稠度外,还具有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和保湿作用;在气雾剂中为了使药物能溶解于抛射剂中常加入适量的乙醇或丙二醇作潜溶剂。在薄膜包衣材料中也常加入适量的丙二醇作增塑剂。但丙二醇在气雾剂中并不起稳定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