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防疫和食品卫生
题目:预防医学控制疾病发生两大关口
解析:预防医学控制疾病发生两大关口防疫和食品卫生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慢性轻度肝炎与慢性中度肝炎镜下病变的最主要区别是
肝细胞坏死的程度、部位和类型
解析:病毒性肝炎是由一组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细胞变性坏死为病理特点的传染病。尽管病毒性肝炎的肝病变复杂多样,但是肝细胞坏死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决定着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病理分型。急性普通型肝炎以肝细胞灶状坏死为特点。慢性肝炎以不同程度的碎片状坏死和桥接坏死为特点。轻度慢性肝炎的特点是轻度碎片状坏死;中度慢性肝炎的特点是中度碎片状坏死和桥接坏死;重度慢性肝炎的特点是重度碎片状坏死和大范围桥接坏死,并有纤维间隔形成。亚急性重型肝炎以亚大片状坏死(累及肝小叶大部分肝细胞)和结节状再生为特点,而急性重型肝炎以大片状坏死(几乎累及肝小叶绝大部分肝细胞)为特点。故本题答案为A。
[单选题]婴儿11个月,腕部X线片示骨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呈杯口状毛刷状改变,血钙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下列体征中不是骨样组织堆积所致的是
肋膈沟
解析:婴儿腕部X线片示骨骺端临时钙化带消失,呈杯口状毛刷状改变,血钙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可诊断为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细胞外液钙磷浓度不足破坏了软骨细胞正常增殖、分化和凋亡的程序;钙化管排列紊乱,使长骨钙化带消失、骺板失去正常形态,参差不齐;骨基质不能正常矿化,成骨细胞代偿增生,碱性磷酸酶分泌增加,骨样组织堆积于干骺端,骺端增厚,形成“串珠”“手足镯”,颅骨骨化障碍而颅骨软化,颅骨骨样组织堆积出现“方颅”。故不是骨样组织堆积所致的是肋膈沟,本题答案选E。
[单选题]男,40岁。反复发作上腹部不适、疼痛6年。疼痛多发生在餐后约60分钟,1~2小时后逐渐缓解。查体: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上腹轻度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胃小弯侧15cm壁外龛影,大弯侧有痉挛性切迹,最可能的诊断是
胃溃疡
解析:该患者有反复发作上腹部不适,出现典型胃溃疡的节律性疼痛,即餐后疼痛、胃排空后缓解。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于胃小弯侧见到龛影,证实了胃溃疡的存在。故选C。
[单选题]患者,男,50岁。突感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眩晕、下肢疼痛。查体: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检查为血性,压力升高。最可能诊断
蛛网膜下腔出血
解析: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1)突然发病;(2)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和呕吐;(3)颈项强直、克尼格征阳性;(4)眼底可以发现玻璃体下片状出血;(5)留取三管脑脊液呈均匀血性,大量新鲜红细胞,蛋白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压力升高。
[单选题]男,50岁。患肝硬化腹水9年。1个月来腹部明显膨胀,尿量400~500ml/d。3天来发热,体温38℃左右,全腹痛。下列体征中对病情判断最有意义的是
腹壁静脉曲张呈海蛇头样
解析:肝硬化患者可出现蜘蛛痣及肝掌,腹水量大时即可出现移动性浊音阳性,腹水感染时可出现腹痛、腹胀,腹部压痛。故A、D、E均可排除。当病情发展形成门脉高压时可出现脾大,侧支循环建立与开放,其中侧支循环建立与开放对门脉高压的诊断有特征性价值。重要的侧支循环有三组: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痔静脉曲张和腹壁静脉曲张。故本题应选B。
[单选题]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中约占40%的是
肺炎球菌
解析: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半数。
[单选题]肾病综合征的一般治疗正确的是
多食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食物
解析:肾病综合征患者应多食不饱和脂肪酸食物以控制血脂。因此选E。患者应多注意休息,但不必长期卧床。故A错误。水肿是由于低蛋白血症引起,无盐饮食帮助不大。故B错误。肾病综合征患者蛋白质和热量摄入量正常即可。故C和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