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遗嘱无效,因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题目:黄某于2006年11月突发精神病,患病期间独自订立一份遗嘱。经治疗,黄某病情好转,于2007年12月康复,但他在康复后并未撤销或变更遗嘱。2009年1月,黄某因病去世。下列关于该遗嘱效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解析:《继承法》第22条第1款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只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才有订立遗嘱能力。黄某在立遗嘱时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所立遗嘱无效。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社会工作的内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社会工作与一般的做好事、志愿服务没有区别
解析:社会工作与一般的做好事、志愿服务有所不同。在性质上,它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而是以服务于有困难群体的、以利他为目的的职业活动。
[单选题]社会工作者张琳琳针对社区中的空巢老人开展了一系列“一对一”的个案工作。工作结束时,有不少老人对张琳琳表现出强烈的依恋,对分离显得过分难过和失落。在这种情况下,张琳琳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
及时处理老人的情绪
解析:在社会救助社会工作中,总结并结束工作是个案工作方法的最后一个环节,也就是结案。在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情绪与反应的处理,巩固工作成果。在工作结束的时候,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处理服务对象的情绪。如果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比较满意,需要处理的是正向的情绪,比如,感激、满意、自信等,相反就是负面的情绪,比如,悲伤、失落、痛苦等,在行为上表现出对社会工作者的过分依赖,或者过去的毛病又反复出现,或者出现新的问题等。在本案例中,有部分老人出现了对张琳琳表现出强烈的依恋,因此她需要采取的措施是及时处理老人的情绪。
[单选题]社会化是个人接受社会文化,由“自然人”成长为( )的全部过程。
“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