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在对管辖权异议进行审查的期间,不停止案件的执行
题目:关于执行程序中的管辖权异议,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D。A项当事人应当在收到执行通知书之日起10日内出异议,因而错误。注意该时间的起算点是收到执行通知书之日起,而非收到判决书之日起,考生应当注意区分。B项,人民法院若认为异议成立,则应当撤销执行案件,并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这与诉讼案件中管辖权异议的处理不同。C项中当事人对法院驳回其异议的裁定不服的,应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C项错误。D项对管辖权异议的审查,以及不服裁定的复议期间中,均不停止案件的执行,考生应当注意把握。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吴某承租姚某一套住房,租期为3年,每半年结算一次租金,双方签订了书面合同,各执一份。后因姚某要去国外工作并将在国外定居,便将该房卖给刘某,并办理了交易手续,但未能及时通知吴某。刘某买了此房后又在外地出差。半年之后,刘某以房主的身份向吴某收取房租,吴某拒绝向刘某缴纳租金。刘某向当地法院起诉。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80条的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判刘某败诉。针对此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80条是义务性规则,对人的行为的指引属于确定性指引,如果不按照这种行为模式行为,则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
法官在处理此案件的过程中,进行了归纳推理
从法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角度来讲,此案中法官对此案的处理是一种事实判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属于法的正式渊源,在法律适用中一般先适用法的正式渊源,再适用法的非正式渊源
解析:【考点】本题考点是法律规则、法的判断、法律推理、法律渊源,这属于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
【解析】法律规则的分类中有一种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做一定行为或不做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的规则。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规则。根据选项A的表述可知,《合同法》第80条规定的是义务性规则,“应当通知债务人”表示是债权人的义务,而且这是一种明确无疑的指引,所以A正确。
法律推理中的归纳推理是与演绎推理相反的一种推力模式,其对社会生活中大量的、分立的事实进行系统化,从中总结出带有必然性或规律性的判断。而演绎推理在逻辑结构上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大前提是对一类事实共性的判断,小前提是某一个别事实属于大前提所涉一类事实范畴的判断,结论是这一个别事实也具有大前提所涉一类事实的共性的判断,法官依据《合同法》第80条对刘某等人之间房屋租赁行为的判断,实质上是演绎推理,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
一般说来,人们对法律问题的认识有两种方式: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价值判断是对法律所拟定的原则、规则、制度等客观存在(客体),人们必须从它们能否体现和满足人们的需要,能否有更为理想的原则、规则、制度存在等角度来予以分析法律,从而涉及法律的应然状态和理想追求问题。事实判断是对客观存在的法律原则、规则、制度等所进行的客观分析与判断。主要解决客观存在的法律究竟是怎样的这一问题,它并不主张或者说根本抵制从“应然”的角度追问法律应当怎样的问题。本题中,法官对案件进行分析裁判后,依据《合同法》第80条对该案进行判决,是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所以应当是价值判断,选项C是错误的。
根据是否表现于国家制定的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可以将法的渊源分为正式渊源和非正式渊源。正式渊源指的是可以从体现于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中得到的渊源,如宪法、法律、法规等,主要为制定法,非正式渊源指具有法律意义的准则和观念,这些准则和观念尚未在正式法律中得到权威性的明文体现,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道德信念、社会思潮、习惯等。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即没有正式渊源的情况下,可以适用法的非正式渊源,二者不是先后顺序的问题,所以选项D的说法是不恰当的。
[多选题]甲发现去年丢失的电动自行车被路人乙推行,便上前询问,乙称从朋友丙处购买,并出示了丙出具的付款收条。如甲想追回该自行车,可以提出下列哪些理由支持请求?
甲丢失该自行车被丙拾得
丙从甲处偷了该自行车
乙明知道该自行车是丙从甲处偷来的仍然购买
乙向丙支付的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
[多选题]、甲、乙两人在机械厂的同一车间工作,某日上班时,甲因疏忽大意,操作不当,致乙右臂伤残。有关该事件的下列表述哪个是正确的?
假设乙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也不能由机械厂另行安排工作,则机械厂仍不得解除与乙的劳动合同
解析:正确答案:A
[多选题]法律权利的内容是下列哪些权利要素的统一?
自由权
请求权
解析:ACD 解析:权利的构成要素:自由权,即可自由决定作出某种行为的权利要素;请求权,即请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要素;胜诉权,即在权利受到侵害,提起诉讼后,赢得诉讼的权利要素。法律权利是以上三种权利要素的统一。
[多选题]在下列犯罪形态中,行为人实施了数个行为,且数行为在处理时作为一罪处理的情况是:( )
连续犯
吸收犯
解析:结果加重犯,是指行为人的一个犯罪行为在已经满足一个基本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的基础上,又发生了更为严重的结果,因而法律规定加重其刑罚的犯罪形态。继续犯又称持续犯,是指犯罪行为与该行为的不法状态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或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相对独立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出于一个犯罪目的,实施数个行为,数行为之间存在手段与目的或者原因与结果的牵连关系,又分别触犯数个罪名的情况。吸收犯,是指行为人的数个犯罪行为因为一个被另外一个所吸收,而失去独立存在的意义,仅以吸收之罪处断的犯罪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