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矫味剂

题目: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 【处方】对乙酰氨基酚30g 聚乙二醇400 70ml L-半胱氨酸盐酸盐0.3g 糖浆200ml 甜蜜素1g 香精1ml 8%羟苯丙酯:乙酯(1:1) 乙醇溶液4ml 纯水加至1000ml

解析:对乙酰氨基酚为主药,糖浆、甜蜜素为矫味剂,香精为芳香剂,羟苯丙酯和羟苯乙酯为防腐剂,聚乙二醇400为助溶剂和稳定剂。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可以抑制细菌核糖体50s亚单位,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物有( )。
  • 林可霉素类

    大环内酯类

    酰胺醇类(氯霉素)

  • 解析:本题考查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大环内酯类药物与50S核糖体亚基的供位相结合,竞争性阻断了肽链延伸过程中的肽基转移作用与(或)移位作用,从而终止了蛋白质的合成。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大环内酯类药相同,即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氯霉素或中砜霉素能可逆地与细菌70S核糖体中较大的50S亚基结合。

  • [单选题]抑制排卵避孕药的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
  • 子宫不规则出血

  • 解析:长期大剂量可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子宫出血、水钠潴留、高血压、水肿及加重心力衰竭。

  • [多选题]关于直肠给药栓剂的正确表述有
  • 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可直肠给药

    药物的吸收比口服干扰因素少

    既可以产生局部作用,也可以产生全身作用

    中空栓剂是以速释为目的的直肠吸收制剂

  • 解析:本题考查栓剂的作用及其特点。直肠给药栓剂既可以产生局部作用,也可以产生全身作用。全身作用的栓剂吸收途径有两条,一条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进行代谢后再由肝脏进入大循环;另一条是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经髂内静脉绕过肝脏进入下腔大静脉,而进入大循环。用于全身治疗的栓剂与口服给药相比有以下特点:①药物不受胃肠pH或酶的破坏而失去活性;②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可用直肠给药,可免受刺激;③药物直肠吸收,不像口服药物受肝脏首过作用破坏;④直肠吸收比口服干扰因素少;⑤栓剂的作用时间比一般口服片剂长;⑥对不能或者不愿吞服片、丸及胶囊的患者,尤其是婴儿和儿童可用此法给药;⑦对伴有呕吐的患者的治疗为一有效途径。中空栓剂是近年来出现的以速释为目的直肠吸收制剂。故本题答案应选ACDE。

  • [单选题]服药后同时饮酒可使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增加的药物是
  • 地西泮

  • 解析:乙醇本质上为一种镇静剂,可增强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出现嗜睡、昏迷,因此在服药期间禁酒。地西泮是镇静催眠药。别嘌醇、利血平、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与酒同服,疗效降低。

  • [单选题]溶蚀与溶出、扩散结合原理是指
  • 对于生物溶蚀型骨架系统,不仅药物可从骨架中扩散出来,而且骨架本身也存在溶蚀的过程。当聚合物溶解时,药物扩散的路径长度改变,形成移动界面扩散系统


  • [多选题]含有酰胺结构的药物有
  • 苯妥英钠

    奥卡西平

    卡马西平

    苯巴比妥钠

  •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选项分析,含有酰胺结构的药物为苯妥英钠、奥卡西平、卡马西平、苯巴比妥钠,丙戊酸钠含有丙二酸结构,故本题选A、B、C、E。

  • 推荐下载科目: 肿瘤外科(正高) 输血技术(正高) 血液病学(副高) 传染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2) 外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0)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眼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公卫执业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