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是课堂导入。 ( )

解析:×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随着课程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渐渐形成了课程的一般结构,包括()。
  • 教学计划

    教学大纲

    教育目标


  • [单选题]课堂上小童做出一些怪异行为,引起了同学的注意,此时教师最为适宜的处理策略是( )
  • 有意忽视


  • [多选题]情绪与情感的反应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
  • 情境性

    外显性

  • 解析: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在于:首先,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其次,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较多地带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则由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较多地带有稳定性和持久性。最后,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较为深沉。

  • [单选题]老师正在上有关“花”的课程,学生甲在课堂上突然问老师:“老师,花是不是真的会笑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别打岔,在课堂上打扰老师讲课是不礼貌的!”这位学生听后气鼓鼓地坐下了,这位教师违背了( )的教学原则。
  • 启发性

  •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案例中老师的做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故答案选A。

  • [单选题]甲乙丙丁人中有2人在节假日为社区做好事,班主任把这4人找来了解情况4人分别回答如下: 甲:丙、丁两人中有人做了好事乙:丙做了好事,我没有 丙:甲、丁中只有一人做了好事丁:乙说的是事实 最后经调查分析,发现4人中有2人说的是事实,另外2人说的与事实有出入到底谁做了好事()?
  • 乙、丁


  • 推荐下载科目: 国考公务员 警察招考 政法干警 公选 农村信用社 选调生 三支一扶 国家电网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 军队文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