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紫色

题目:细菌革兰染色后,革兰阳性菌呈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病是
  • 登革热

  • 解析:全世界每年有1亿多登革热(DF)病例发生,其中有50万例进展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SS)。

  • [单选题]能够产生透明质酸酶的细菌是 ( )
  • 化脓性链球菌


  • [单选题]哪种细菌感染所致的组织损伤没有变态反应参与:
  • 白喉杆菌

  • 解析:在结核杆菌感染中,结核结节的形成与干酪样坏死等组织病理损害是结核杆菌菌体蛋白在脂类成分参与下所诱发的Ⅳ型变态反应。伤寒发病第2~3周,胆囊中的伤寒沙门菌随胆汁再次进入肠道,使已致敏的T淋巴细胞发生Ⅳ型变态反应,导致肠壁淋巴细胞局部坏死和溃疡,严重的有出血或肠穿孔等并发症。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部分患者可发生风湿热与急性肾小球肾炎,这是链球菌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一般认为,链球菌细胞膜抗原与人心肌内膜抗原,细胞壁的多糖物质与人心瓣膜中糖蛋白间有交叉抗原。因此,风湿热病人出现的心脏病变,可能是链球菌的抗体与心脏交叉抗原特异性结合,激活补体所致的组织损伤,此属Ⅱ型变态反应。有些病人在咽炎或脓皮病后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这是由于发生Ⅱ或Ⅲ型变态反应所致,即链球菌某些物质诱发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两者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通过血液循环,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继而激活补体系统,释放活性物质,引起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导致免疫复合物肾炎;或者链球菌某些成分与肾小球基底膜有交叉抗原,产生的抗体与肾小球基底膜抗原结合,通过Ⅱ型变态反应,导致抗基底膜肾炎。布鲁菌的致病与Ⅳ型变态反应有关,因感染后可出现布氏菌素的皮肤变态

  • [单选题]钩端螺旋体最主要的保菌和带菌动物是
  • 鼠和猪

  • 解析:钩端螺旋体在肾小管中生长繁殖,从尿中排出。肾长期带菌的鼠和猪是钩端螺旋体的重要储存宿主和传染源。

  • 推荐下载科目: 泌尿外科(正高) 口腔修复学(正高) 卫生管理(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正高) 放射医学技术(正高) 儿童保健(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副高)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