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朱震亨
题目:金元四大家中,倡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家是( )。
解析:朱震亨又名朱丹溪,是“滋阴派”,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气机升降的枢纽是( )。
脾胃
解析:脾主升清,脾以升为健;胃主通降,以降为和。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故《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气宜降不宜升,脾气宜升不宜降,这一过程既受纳又排泄,一升一降,升降相宜,互为因果,以取得相对的平衡与协调,使得人体气机生生不息,故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
[单选题]解表剂适用于除( )以外的各种病证。
麻疹已透
解析:解表剂适用于外感病症或疾病的初起阶段。故此题应选C。
[单选题]按五行生克规律确定治法,肾阴亏损而阴肝不足者,要用( )。
滋水涵木法
解析:五脏归五行:心归火,肝归木,肺归金,脾归土,肾归水。滋水涵木法,即通过补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甚或肝阳上亢之证。
[单选题]下列哪些不是痢疾的主症?( )
泻下粪便如米泔水
解析:痢疾的主症为下痢脓血黏液、腹痛、便下赤白血脓、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
[单选题]外伤所致的肌肤破损,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为破伤风,这属于发病类型中的( )。
伏而后发
解析:伏而后发,是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这种发病形式多见于外感性疾病和某些外伤。外感性疾病多见于感受温热邪气所形成的“伏气温病”等。外伤所致的肌肤破损,经过一段时间后,发为破伤风、狂犬病等亦属伏而后发。伏而后发形成的机理多是由于当时感邪较轻,或外邪入侵时正气处于内敛时期,而邪气处于机体较浅部位,因而正邪难以交争,邪气得以伏藏。伏邪发病时,病情一般较重且多变。
[单选题]“阳虚则寒”“阴虚则热”,说明了阴阳之间( )关系的失调。
自和平衡
解析:此为阴阳平衡失调的表现。
[单选题]七情内伤易影响脏腑气机,其中思则( )。
气结
解析:七情内伤影响脏腑气机的表现为:“怒则气上,恐则气下,悲则气消,思则气结。”
[单选题]反映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的是( )。
疾病
解析: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损伤、障碍与修复、调节的矛盾斗争,亦即邪正斗争。疾病一般都有一定的病理演变规律,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诊断要点和相似疾病的鉴别点。因此,疾病的这一概念反映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整体属性、特征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