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下列请求权中属于物权请求权的是( )。
正确答案 :ABC
返还原物请求权
排除妨害请求权
防止妨害请求权
解析:ABC
[单选题]对于补充法律漏洞,强化法律的调控能力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
正确答案 :B
法律原则
解析:解析:法律原则是法律规则的基础或法律中较为稳定的原理和准则。法律原则决定了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内容和价值取向;法律原则是法律制度内部协调统一的重要保障;法律原则对法制改革具有导向作用。因而法律原则对于补充法律漏洞,强化法律的调控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单选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不能构成盗窃罪。这是犯罪哪一个特征的体现?( )
正确答案 :B
刑事违法性
解析:解析:刑事违法性是主客观的统一,即只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在罪过心理支配下实施的侵犯合法权益的行为,才能具有刑事违法性。如果一个行为没有违反刑法的规定,不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即使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也不构成犯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不能构成盗窃罪,是因为其不符合盗窃罪的主体要件,故B为正确选项。
[单选题]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 )。
正确答案 :B
自治权
解析:解析:民族区域自治的目的是为了让聚居的少数民族能够根据本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实行特殊性的政策,保证本民族的自主性,并促进本民族能够尽快发展。因此,自治权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和标志,否则就会与其他一般的地方国家机关无异。因此B是正确的。
[单选题]自专利局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有关规定的,都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正确答案 :C
满6个月后
解析:解析:本题考核专利申请的具体程序问题。
[单选题]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 )。
正确答案 :D
犯罪人对自己危害行为及其由此所造成的客观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解析:解析:犯罪的主观方面也称犯罪的主观要件或者罪过,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态度。
[单选题]在我国,守法主体不包括( )。
正确答案 :D
在我国领域外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守法的主体,守法主体是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应当遵守法律的主体,即一定守法行为的实施者。根据《宪法》的规定,在我国,守法的主体包括: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多选题]宋代不动产买卖契约的成立要件,有如下几项( )。
正确答案 :ABCD
先问亲邻
输钱印契
过割赋税
原主离业
解析:ABCD
[多选题]下列关于受贿罪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
正确答案 :ABCD
甲系地税局长,1993年向王某借钱3万元,1994年王某所办企业希望免税,得到甲的批准,王当时就对甲说“上次借给你的钱就不用还了,算我给你的感谢费”。但甲始终不置可否。2003年5月甲因其他罪被抓获时,主动交代了借钱,不还的事实。甲不构成受贿罪
乙的妻子在乡村小学教书,乙试图通过关系将其妻调往县城,就请县公安局长胡某给教育局长黄某打招呼,果然事成。事后,乙给胡某2万元钱,胡将其中1万元给黄某,剩余部分自己收下。本案中,黄某构成受贿罪,胡某构成介绍贿赂罪,乙构成行贿罪
丙为贷款而给某银行行长李某5万元钱,希望在贷款审批时多多关照。李某收钱同意。但丙的贷款申请未通过该行贷款审批会通过。李某虽然收受他人财物,但由于没有为他人谋取利益,所以不构成受贿罪
丁系工商局长,1995年在对赵某所办企业进行年检时,发现该企业并不完全符合要求,就要求其补充材料。赵某难以补齐,就请求丁高抬贵手。丁见赵某开办企业也不容易,就为其办理了年检手续,但未向赵提出任何不法要求。2001年丁退休后欲自己开办公司,就找到赵某,希望赵某看在6年前帮助过赵的情面上,借2万元作为自己公司的启动资金。赵推托不过,只好给钱。丁应当构成受贿罪
解析:解析:一开始甲与王某之间是借贷关系,后来甲对王某表示不用还钱当做感谢费的说法不置可否,说明甲已形成了受贿的故意,并且完成了受贿行为,甲就成立了受贿罪。甲交代“借钱不还”只是一种借口,主动交代的行为只能成立自首。B项中胡某是斡旋受贿,构成受贿罪,而非介绍受贿罪。斡旋受贿或称居间受贿、间接受贿,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的利益,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C项中无论利益是否正当或利益是否真正实现,均不影响犯罪的构成。丁1995年的行为没有受贿的故意也没有受贿的行为,丁不成立受贿罪,后来丁的行为与前事无关,不能因此反推丁应当构成受贿罪。
[单选题]保险受益人甲故意杀害被保险人乙,造成乙死亡,骗取了20万元保险金。对甲应当( )。
正确答案 :D
以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数罪并罚
解析:解析:实施保险诈骗活动,故意以纵火、杀人、伤害、传播传染病、虐待、遗弃等行为方式制造财产损失、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的结果,骗取保险金的,依照刑法第198条第2款规定,按数罪并罚处罚,如放火罪与保险诈骗罪并罚,故意杀人罪与保险诈骗罪并罚,故意伤害罪与保险诈骗罪并罚,等等。故本题选D。
查看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