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全球信息流动带来的网络社会,其更为根本的革命性质在于,它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和时间感受。首先,空间不再是固定的,成为了“流动的空间”,利用高速传播的音像信息(如现场直播、电视电话、无线手机、电脑互联网络等等),人们可以立刻进入到一个不同的空间,并参与其中。由此也就导致了“奔窜的时间”,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都能集中在一起,集中为同一个瞬间,这就打破了我们传统的时间感受。这种变化导致了更为高速有效的经济活动,同时也使得经济组织彻底国际化。人们的交往活动进一步加速,满足生活需要的各种活动更为方便快捷。由于减少了面对面的接触,人们也就变得更为独立自由,产生了一种普遍的解放感。对以上文字理解不够准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C
  • 全球信息流动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和时间感受

  • 解析:

    根据文意知,网络社会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空间和时间感受。主语是“网络社会”而不是“全球信息流动”,属于概念上的偷换,改变了原文段的意思。故选C。


  • [单选题]:科学研究表明,冬雾中除水分和其它一些不具有自主运动的微生物外,主要由傅氏病原体组成,这种病原体多为细胞微生物,具有自主运动和主动感染能力。傅氏病原体侵人人体内,潜伏期可达一至五年。身体强壮者,它能使之患感冒、头痛等外感疾病。身体衰弱者,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脑溢血和其它恶性病.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
  • 正确答案 :A
  • 傅氏病原体是冬雾的重要组成部分


  • [单选题]:规模效应:指企业随着产量增加,产品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效应。相关企业由于其地域相对集中,技术方面相互影响,节约成本方法也相互传播和推广,进而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作 用,其产品的生产成本、信息成本及管理成本均随着产量增加而不断降低,增强了产品的 竞争力,企业群体的规模优势也构成了它的成本优势。下列属于规模效应的一项是( )。
  • 正确答案 :A
  • 由于PC行业生产能力增加,零配件供应充足,需求增长,综合成本持续下降

  • 解析:由定义,规模效应是由于相关企业的相互影响,产量的增加而使成本降低,B、c两项都是涉及单个的企业行为,D项成本的降低不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只有A项符合定义。

  • [单选题]从公共管理角度来说:“一票否决”属于行政决策的( )。
  • 正确答案 :A
  • 全体一致原则

  • 解析:【解析】全体一致原则是指决策方案的通过需要全体决策投票者一致投赞成票,若有一人投反对票,该决策方案就不能通过。 故正确答案为A。

  • [单选题]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这一口号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它提醒人们注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以下哪项与这句口号的提出者的想法最接近
  • 正确答案 :C
  • 人类不可能找到比地球更适宜自己居住的星球了

  • 解析:【解析】选项 C 强调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与口号提出者的想法最接近。故正确答案为 C。

  • [单选题]下列关于北半球二十四个节气中“夏至”的说法,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C
  • 夏至,指夏天即将到来

  • 解析: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是“夏至”节气。复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夏至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而南半球正值隆冬。


  • [单选题]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当事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订立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虽然是当事人双方协商订立的,但法律规定的专门机构认为无效合同后,国家不予确认,法律不予保护。
  • 正确答案 :D
  • 马原被某厂雇佣,书面合同规定管吃管住,月薪八百元人民币,无节假日

  • 解析:58.C[解析]马原签订的书面合同规定“无节假日”,这是违法条款,属于无效劳动合同。

  • [单选题]:在美国商界,有很多人反对政府对商业的干预。他们认为,这种干预提高了商业成本,削弱了有益的竞争,最终对企业和公众都不利。他们列举了货车运输业、航空业和电讯业这样一些行业。在这些行业中非干预政策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这些人所持的观点忽略了诸如金融业这样一些行业,政府干预在这些行业中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在30年代,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这些行业的某些部分会彻底崩溃。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题干所使用的方法?( )
  • 正确答案 :A
  • 通过反例来驳斥对方的观点

  • 解析:

    该题要求概括出题干的论证方法。题干中先陈述美国商界很多人的观点,即通过列举在火车运输业、航空业和电讯业等行业中政府非干预政策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推出政府干预政策最终对企业和公众都不利这个一般性的结论。然后举出在金融业这样一些行业中政府干预政策的至关重要性,来对政府非干预政策加以反驳。显然是在用个别性的命题作为反例来驳斥对方的一般性观点。


  • [单选题](一)
  • 正确答案 :F
  • 2002年3月至2007年3月

  • 解析:41.D[解析]该法第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故选D。

  • [单选题]初一反对的人数是初二和初三反对人数的______。
  • 正确答案 :C
  • 53.3%

  • 解析:16. C 解析:初一反对的人数是 372×65%=241.8,初二和初三反对的人数之和为375×70%+383×50%=454,则两者比例为241.8÷454=53.3%。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推荐下载科目: 国考公务员 警察招考 政法干警 村官 省考公务员 事业单位 农村信用社 执法资格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 环保局考试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