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张三与李四原来均是中国人,系研究生同班同学,2000年张三取得德国国籍,2002年李四也到德国留学。2003年张三、李四在法国结婚。2004年;李四因与张三发生争执,回到中国,并向中国法院提出与张三离婚。中国法院在裁判是否准予离婚时适用何国法律?( )
正确答案 :D
中国法律
解析:《民法通则》第1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民法通则》第188条规定:“我国法院受理的涉外离婚案件,离婚以及因离婚而引起的财产分割,适用我国法律。认定其婚姻是否有效,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
[单选题]形而上学是指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以下属于形而上学的是( )。
正确答案 :B
庄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解析:A、C项都是辩证法;D项反映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B项中,棰过一万年早已经不存在了,即事物已经发生变化了,而庄子认为棰万世不竭,只是数量有所减少,这样他就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故选8。
[单选题]有甲、乙、丙3种溶液,分别重4 千克、3 千克和2 千克,现要分别装入小瓶中,每个小瓶装入液体的质量相同,并且无剩余。最少要装多少瓶?( )
正确答案 :C
73
解析:选C。将3种溶液重量相加得365/36,若平均分配,则瓶数应为365的因数,只有73符合。
[单选题]:有关海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只有水下地震这种大地活动可能引起海啸
[单选题]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从微观的角度讲,原子和分子是物质微观结构的第一层次。原子又由原子核以及核外电子所组成,这是物质微观结构的第二层次。原子核还可以分为质子和中子。现在,人们把这些次一级的小粒子,比如:质子、中子、电子、光子和不断发现的其他小粒子统称为\\\"基本\\\"粒子,它们是物质微观结构的第三层次或者更深的层次。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物质是具有微观结构的
解析:这是一道细节推断题。A项正确。B项错误,原子不是“基本”粒子。C项错误,从“它们是物质微观结构的第三层次或者更深的层次”不能推出微观结构共有三个层次。D项错误,“基本”粒子,“基本”带有引号,另外,还有“它们是物质微观结构的第三层次或者更深的层次”,从这两点可以看出,“基本”粒子并不是真正的基本粒子,有可能继续再分。
[单选题]:五年级甲班30人,乙班50人。考试结束后,甲班语文成绩平均为84分,乙班语文成绩平均为88分。那么这两个班的语文总平均分是( )。
正确答案 :D
86.5
解析:根据题目已知平均分应在84与88之间,而且更靠近88。或计算(84×30+88×50)/(30+50)=86.5。
[单选题]\"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
正确答案 :A
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事情
解析: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首先要掌握认清国情,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建设,独立自主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立足点,别人的经验只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条件,能促进发展,起好的作用,就可以借鉴。但绝不能无条件地全盘照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单选题]:读者在阅读文章时,他们最为关心的往往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他们的亲身_____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冲突时,就可能_____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 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B
经历诱发
解析:经历是指亲身见过、做过、遭受过,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体验和感受只能是短暂的行为,对于文中对生活的理解来说用经历更好。导致后面往往跟一个结果,诱发和引发却是一件事情的开始,这里显然是说读者开始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分析,所以不能用导致。诱发相比引发更形象一些。
[单选题]在1996年的基础上,糖尿病发病人数上升速度最快的是哪一年?( )
正确答案 :A
1997
解析:比较糖尿病各年份环比,显然1997年的187最大。
[单选题]我们都是求索之人,求知欲牵着我们的神魂,就让我们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地移动我们的神灯吧。随着一小片一小片的面目被认识清楚,人们最终也许能将整体画面的某个局部拼制出来。 这段话强调的主要意思是( )。
正确答案 :A
探索是无穷的?
解析: 本题目强调的是探索,因此“人类的认识非常缓慢”不符合,B排除,文中也未将求知欲看成是人类进步必要条件,C排除,由“人们最终也许能将整体画面的某个局部拼制出来”,D排除,故本题选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