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肺癌

题目:女,69岁,病人干咳,有少量白色泡沫痰,无吐血及痰中带血2个月,伴发热,胸痛2天。体格检查:左下肺呼吸音减弱,心电无异常,胸片示左下肺有一直径3.0cm阴影,成分叶状,边缘不光滑。

解析:患者为老年女性,干咳,有少量白色泡沫痰,无吐血及痰中带血2个月,胸片示左下肺有一直径3.0cm阴影,成分叶状,边缘不光滑。首先考虑是肺癌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女,44岁。发现风湿性心脏病十余年,因气急、全身水肿、肝大、颈静脉怒张服用地高辛半个月后出现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除立即停用洋地黄并补充钾盐外,首选的抗心律失常药是
  • 苯妥英钠静脉注射

  • 解析: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服地高辛半个月后出现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考虑洋地黄中毒,停用洋地黄,补钾外,首选抗心律失常药物时,虽临床习惯用利多卡因静脉滴注,但理论上以选用苯妥英钠静脉注射最适宜。因为苯妥英钠不影响房室传导,不抵消洋地黄的强心作用。由于临床上使用利多卡因最为普遍,因此考生易选择利多卡因。

  • [单选题]女,35岁。上腹饱胀、纳差、体重下降1年。每餐进食约50g固体食物即感上腹部饱胀而无法继续进食。胃镜检查:黏膜光滑,花斑样,以红为主。该患者胃动力障碍的主要机制为
  • 胃底容受性舒张障碍

  • 解析: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称为胃的容受性舒张。该患者胃镜未见明显异常,进食约50g固体食物即感上腹部饱胀,考虑为胃底容受性舒张障碍所致。故选E。

  • [单选题]女,65岁。冠脉介入手术时突感呼吸困难,欲坐起。查体:BP100/70mmHg,心率102次/分,律齐,心尖部新出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该患者杂音的最可能原因是
  • 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 解析: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特征性杂音为心尖区全收缩期杂音。患者在冠脉介入手术中新出现杂音,杂音特点为心尖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考虑为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故本题选E。

  • [单选题]男,45岁,发现高血压3年,一直未治疗,现血压150/95mmHg,其伴有水肿,治疗应考虑
  • 氢氯噻嗪

  • 解析:噻嗪类利尿药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可单用治疗高血压,也可与其他降压药合用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因此轻度高血压患者伴有水肿选用本药为宜。本题患者血压在140~159/90~99mmHg内,即属于轻度(1级),呋塞米在高血压的阶梯疗法中,不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但当噻嗪类药物疗效不佳,尤其当伴有肾功能不全或出现高血压危象时,本类药物尤为适用。

  • [单选题]男,27岁。头晕1周,加重伴乏力、心悸、牙龈出血就诊。查体:BP165/105mmHg。血红蛋白69g/L,血肌酐879μmol/L,尿蛋白(++).尿红细胞2~3个/HP。B超示左肾8.9cm×48cm×4.2cm,右肾8.6cm×4.7cm×3.9cm,双肾皮质变薄。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 慢性肾小球肾炎(CKD5期)

  • 解析:患者有血尿,蛋白尿,肌酐非常高,考虑为肾功能不全,患者有头晕、乏力、心悸、牙龈出血等症状,且B超提示双肾皮质变薄,表明肾功能不全发生时间较长,出现了血液系统并发症。故考虑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病理分期:①肾功能代偿期血肌酐(Scr)在133~177μmol/L(2mg/dl)。相当于CKD2期。②肾功能不全期血肌酐(Scr)水平上升至177μmol/L(2mg/dl)以上,相当于CKD3期。③肾功能衰竭期Scr升至442μmol/L(5mg/dl)以上,相当于CKD4期。④尿毒症终末期Scr升至707μmol/L以上,相当于CKD5期。患者血肌酐879μmol/L。故为CKD5期。因此本题选C。

  • [单选题]Ewart征见于
  • 渗出性心包炎

  • 解析:在左肩胛骨下,可出现浊音及支气管呼吸音,称心包积液征(Ewart征),可在有大量积液时检出。

  • [单选题]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最重要论据是
  • 骨髓造血细胞减少

  •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包括血常规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体检一般无脾大。骨髓至少一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如增生活跃,需有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非造血细胞增多。有条件者应做骨髓活检等检查)。能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骨髓造血细胞减少是最重要依据。

  • [单选题]控制中枢性尿崩症多尿首选
  • 去氨加压素

  • 解析:尿崩症(diabetes insipindus)是指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 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人工合成:去氨加压素DDAVP(1-脱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esmopresssin)DDAVP增加了抗利尿作用而缩血管作用只有AVP的1/400,抗利尿与升压作用之比为4000:1,作用时间达12~24小时,是目前最理想的抗利尿剂。1~4μ皮下注射或鼻内给药10~20μg,大多数病人具有12~24小时的抗利尿作用。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精神病学(副高) 中医骨伤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副高) 消化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6) 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5) 口腔医学技术(士)(代码:103) 住院医师规培(儿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 公共卫生管理 中医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