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晋律

题目:中国古代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是( )。

解析: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我国法律规定,债权的撤销权,自债权人5年内不行使而消灭。该5年期间属于( )。
  • 除斥期间

  •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区别。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的区别是多方面的。具体而言:(1)两者的法律后果不同。诉讼时效所消灭的是权利人享有的胜诉权;而除斥期间消灭的是权利人享有的实体民事权利本身。(2)两者的期间不同。诉讼时效是可变期间,适用中止、中断或延长的规定;而除斥期间则一般是不变期间,不因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断或延长。(3)两者的适用依据不同。诉讼时效仅适用于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不行使请求权的情况;而除斥期间以权利人不行使该实体民事权利作为适用依据。(4)两者的适用条件不同。诉讼时效是在当事人主张时,人民法院予以援用;而除斥期间则是由人民法院依职权予以援用,不论当事人是否主张。(5)两者的起算时间不同。诉讼时效的起算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时起算;而除斥期间则是自相应的实体权利成立之时起算。就本题而言,债权人行使债权撤销权的期间是5年,这属于债权人享有债的保全这一实体权利的存续期间,如果债权人在5年内不行使撤销权,该权利即行消灭。且这5年不能中止、中断和延长,可见,该期间属于除斥期间,而不是诉讼时效期间。因此,A项是正确答案,排除D项。我国目前尚没有取得时效的规定,因此,排除B项。期日不同于诉讼时效期间,期日是指某一特定的日期,因此,排除C项。注意:民法上规定了许多期间,怎样判断是诉讼时效还是除斥期间呢?因为理论上的比较往往难以判断某一期间是诉讼时效还是除斥期间。一般来说,诉讼时效针对的是请求权;而除斥期间一般来说针对的是支配权,如果大家仍然无法区分,则应作如下判断:法律没有指明是诉讼时效的,应当认定为除斥期间。

  • [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判处缓刑的不可以减刑


  • [单选题]甲遗失了一块金怀表,该怀表被乙拾得,乙为了担保自己的债务,将该怀表出质给债权人丙,丙并不知道该怀表为乙拾得的事实。则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情形表述正确的是
  • 乙、丙之间签订的质押合同为效力待定合同


  • [单选题]我国现行《刑法》对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 )。
  • 从旧兼从轻原则

  • 解析:解析:法律的溯及力又称为法的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新的法律颁布后,对其生效前的时间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我国现行刑法就是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 [单选题]西汉法律规定,朝廷官员“舍天子而仕诸侯”的行为构成( )。
  • 左官罪

  • 解析:解析:在汉朝,凡官吏违反法令私自到诸侯国任职,则构成“左官”罪;官吏与诸侯王结为一党,构成“阿党”罪,官吏与诸侯王交好,图谋不轨者,构成“附益”罪;诸侯王擅自越出封国边界者,构成“出界”罪;非嫡系正宗而继承爵位者,构成“非正”罪。故答案为D。

  • [单选题]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实质差别就在于司法是一种( )。
  • 判决


  • [多选题]共同犯罪的实行犯( )。
  • 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

    有的可能是胁从犯

  • 解析:BCD

  • [多选题]刑法的论理解释可以分为( )。
  • 扩张解释

    限制解释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刑法解释的分类。(1)以效力为标准,刑法解释划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2)以方法为标准,刑法解释划分为文理解释,论理解释(又分为限制解释,扩张解释)。

  • [多选题]我国修订后的刑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公布和开始施行的时间分别是:( )。
  • 1997年3月14日

    1997年3月18日

    1997年10月1日

  • 解析:ABD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高中 成考 自考公共课 考研 公共管理硕士 教育硕士 在职硕士 成考(高升专/本) 自考专业课 小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