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2.4
题目::一个游泳池,有甲乙两个进水管,丙是出水管,甲进水管放满水需要8小时,甲乙进水管同时放满水需要6小时,丙用2小时就可以把半池水排尽。当游泳池有半池水时,同时开放乙丙两管,需经( )小时才能把水排空。
解析:
设乙管需X小时放满水,则1/8+1/X=1/6,解得X=24小时;由题意可知,丙需4小时才能排空整池水;当乙丙同时开放排空半池水时,则2×(1/4—1/24)=5/12,即12÷5=2.4小时。正确答案为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准确∶精确
讨厌∶厌恶 B. 提升∶提拔
解析:A【解析】题干是两个同义词,选项中只有 A项符合题意,C项感情色彩不符合,B 和D项中词的意思不一致。
[单选题]:忠实与通顺,作为翻译的标准,应该是统一的整体,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与原意______的文字,不管多么通顺,都称不上是翻译;同样,译文词不达意也起不到翻译的作用。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大相径庭
解析:翻译中的忠实原则,就是准确。意思不准确,和愿意相差很大,不管多么通顺,都不是翻译。D符合。
[单选题]:在永恒“变化”的过程中,有的东西是要永恒坚持的,那就是学习方法论和颖悟性,还有“做人”。上面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
有些东西不应随着永恒的“变化”而丢弃
[单选题]:元朝的郭守敬曾计算出一年有365.2425天,他编的《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 )。
300年
解析:元朝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和仪表制造家郭守敬编成《授时历》,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相同,但比它早了300年。
[单选题]28 .企业到底是不是适合开展连锁经营?能不能开展连锁经营?面对这两个问题,一些企业往往 , 发展时机。
无所适从 贻误 B 一筹莫展 痛失
解析:对问题没有确定答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最贴切的是“无所适从”, 与“时机”搭配最恰当的是“贻误”。正确答案选A .
[单选题]1,8,9,4,( ),1/6。
1
解析:14=1,23=8,32=9,41=4,6-1=1/6,而50=1选C。
[单选题]:王艳、李帆、张伟在一起,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张伟比教师年纪大,王艳和农民不同岁,农民比李帆年龄小。因此我们可知( )。
李帆是工人,张伟是农民,王艳是教师
解析:已知“张伟比教师年纪大”,说明张伟不是教师,并且张伟的年龄大于教师,又知道“农民比李帆年龄小”,说明李帆不是农民,李帆的年龄大于农民的年龄。还知道“王艳和农民不同岁”,说明王艳不是农民。既然知道王艳、李帆不是农民,那么张伟一定是农民。三人年龄顺序是李帆、农民、教师。从这个顺序可知李帆不是教师,他只能是工人,教师就一定是王艳,由此可知A为正确答案。要做好这种题,就要逐个分析条件,逐个去掉不可能的结果。最后就可推理得到正确答案。
[单选题]根据资料,下列可以解释报纸印刷量增长率变化的事例是( )
2003至2005年出现电子报纸等新媒体
解析:A选项不正确,1994年的增长率为正,因此各大报纸发行量不可能出现萎缩;B选项正确,正因为电子报纸能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报纸的印刷量增长变缓(注意,这并不代表减少);C选项不正确,如果2000年至2002年各大报纸纷纷增加了版面,那么年印刷量应该增加更快;D选项不正确,“广告数量”属于无关信息。
[单选题]组织公民行为:指组织成员在领导和/或同事不知情的情况下,成员依然从事有利于组织的行为。 根据以上的定义,下面哪个行为属于组织公民行为?( )
下晚班后职员孙先生看见一间办公室里没有人,而灯却亮着,于是他就将办公室里的灯熄掉
解析:他人不知情,而且成员所做的对组织有利,因此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