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乡、镇统计员
题目: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乡、镇统计员提供的统计资料,由( )审核、签署或者盖章后上报。
解析:解析:《统计法实施细则》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各部门、各企业事业组织提供的统计资料,由本部门、本单位领导人或者统计负责人审核、签署或者盖章后上报。有关财务统计资料由财务会计机构或者会计人员提供、并经财务会计负责人审核、签署或者盖章。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乡、镇统计员提供的统计资料,由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乡、镇统计员审核、签署或者盖章后上报。”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屡次迟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在2年内累计( )次以上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3
解析:解析: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对屡次迟报认定问题的复函》(国统字[1998]1 13号),屡次迟报统计资料是指在上一年度已有迟报记录、当年又迟报两次或者上一年度虽无迟报记录、当年迟报三次的行为。不论所发牛的迟报行为是连续的还是间断的,均构成屡次迟报。即屡次迟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在2年内累计3次以上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单选题]科技活动包括( )。
研究与实验发展、研究与实验发展成果应用、相关的科技服务
解析:解析:此知识点从2008年开始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已不再涉及。
[多选题]统计法律责任的特征有( )。
统计法律责任的承担者,必须是具有统计违法行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统计法律责任的内容是由法律规范明确规定的
统计法律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必须由专门机关通过法定程序来进行,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此权力
统计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
[多选题]依照统计法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以下职权:( )。
统计调查
统计报告
统计监督
[单选题]有决定权的机关对涉案责任人可以作出的处分为( )。
记过
[单选题]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
二者无直接代数关系
[多选题]根据统计调查项目的不同,统计报表制度分为( )。
国家统计报表制度
部门统计报表制度
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解析:解析:根据统计调查项目的不同,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国家统计报表制度、部门统计报表制度和地方统计报表制度三大类别。行业统计报表制度属于国家统计报表制度中的经常性调查制度;联合统计报表制度属于地方统计报表制度。
[单选题]某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500元以下,1500~2000元;2000~2500元;2500元以上,则第四组的组中值为( )。
2750
解析:解析:已知,末组下限=2500,邻组组距=2500—2000=500,则末组开口组的组中值=末组下限+邻组组距/2=2500+500/2=2750,即第四组的组中值为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