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犯罪地
题目:我国《刑法》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 )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解析:我国《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应选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当今世界存在着两大类环境问题,一类是在工业化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废气、废渣带来的环境 污染问题;另一类是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的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物种 灭绝等生态破坏问题。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城市都设有大气监测站,主要工作是监测大 气情况,且每天都公布空气质量情况,下列各项的含量一定会进行监测的是( )。 ①可吸入颗粒物 ②总悬浮颗粒物 ③氮氧化物 ④二氧化碳 ⑤--氧化硫 ⑥二氧 化氮 ⑦一氧化碳⑧一氧化氮 ⑨氮气 ⑩臭氧
①②③⑤⑥⑦⑧⑩
[单选题]2001-2008年,其他单位从业人员数增加最多的年份增加了:
53.74万
解析:由复合图直接可以看出,与2004年相比,2005年其他单位从业人员数突增,增加量明显大于其他年份,2005年比2004年增加了116.05-62.31=53.74万,应选择B。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公文登记主要形式的是( )。
汇报式
解析:公文登记的形式主要有簿式、卡片式、联单式三种。
[单选题]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 ).
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解析:25.B[解析]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但偶然性是不可缺少的,不是不起任何作用,也不是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而是时时都起作用,它会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延缓作用.所以本题选B.
[多选题]下列各项正确表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的有( )。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
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解析:49. ABCD【解析】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有: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识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识和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性,即反作用。它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
[多选题]近几年我国的巨额贸易顺差,使中国外汇储备额迅猛增长,同时也引发了不少贸易摩擦。贸易顺差过大,会引发贸易摩擦。有利于解决贸易顺差过大问题的措施有( )。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扩大进口
开拓国内市场,刺激国内需求
解析:32. CD【解析】提高出口退税率有利于出口,鼓励劳务输出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外汇,这些都会进一步加大贸易顺差,排除A、B,选C、D。
[单选题]有300张从1开始依次编号的多米诺骨牌,每次从中抽取奇数牌,问最后剩下的一张牌是( )号。
256
解析:37.B【解析】不论题中给出的牌数是多少,小于等于总牌数的2的n次方的最大值就是最后剩下的牌的序号。题中小于等于300的2的n次方的最大值是2的8次方,故最后剩下的一张牌是256号。
[单选题]下列属于犯罪构成必不可少要件的是()。
危害行为
解析:C[解析]犯罪的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结果间的因果关系等,其中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而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都是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罪过、犯罪的动机和目的等,罪过表现为犯罪的故意或过失,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犯罪目的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之中,是主观方面的选择要件;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物或者人,是承载犯罪客体的载体,不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