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①+②+③+④+⑤
题目:缩窄性心包炎中,①上腔静脉扩张;②肺瘀血;③间质性肺水肿;④右心房增大;⑤左心房增大,反映左心缩窄的是:(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肝脏分段的标记,错误的是哪一项
右肝静脉将肝分成左、右叶
[单选题]额叶下部血肿破裂,出血动脉是:( )
大脑前、中动脉
解析: 大脑前动脉供应大脑半球的额叶、顶叶近中线内侧面1.5cm的范围,其分支前穿支动脉供应尾状核头、壳核和内囊前肢;大脑中动脉皮质支供应额叶、顶叶和颞叶的外表面大部分,中央支供应尾状核和壳核的一部分,苍白球外侧部、内囊前肢和后肢,呈豆纹动脉;大脑后动脉主要供应枕叶和颞叶的底面,中央支供应丘脑下部、后部等部分间脑。故答案选择D。
[单选题]面神经管常分为几段:( )
3段
解析: 面神经管起于内耳道底,止于茎乳孔。分三段:迷路段,鼓室段(又称水平段),乳突段(又称垂直段)。迷路段:起自内耳道底的面神经管区,向外于前庭与耳蜗之间到达面神经膝神经节。面神经第1个分支岩浅大神经由膝神经节前方分出,经颞骨岩部前面的面神经管裂孔出颞骨,沿岩浅大神经沟走行,经破裂孔出颅。鼓室段:起自面神经膝神经节,向后并微向下,经鼓室内壁的骨管,达前庭窗上方、外半规管下方,到达鼓室后壁锥隆起平面。因其基本呈水平方向行走,故又名面神经管水平段。面神经第2个分支镫骨肌神经由锥隆起后方分出,经锥隆起内的小管出颞骨,分布到镫骨肌。乳突段:起自面神经管锥隆起平面,垂直向下行走,止于茎乳孔,又名面神经管垂直段。在面神经出茎乳孔前约6mm发出第3个分支,即为鼓索,经过鼓索小管入鼓室。
[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引起静脉窦血栓:( )
脑梗死
解析: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1.炎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均继发于感染病灶最常发生在海绵窦和乙状窦常见病灶:(1)颜面部病灶特别是危险三角内的疖、痈等化脓性病变易通过眼静脉进入海绵窦。(2)耳部病灶如中耳炎或乳突炎可引起乙状窦血栓形成。(3)蝶窦或筛窦炎症,通过筛静脉或破坏蝶窦壁而入海绵窦。(4)颈深部或扁桃体周围脓肿、上颌骨骨髓炎等可沿翼静脉丛或侵入颈静脉而累及横窦岩窦海绵窦园。(5)脑膜炎脑脓肿可经皮质静脉累及上矢状窦。(6)全身性感染如各种细菌感染引起的败血症。2.非炎性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病因及危险因素中,有各种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的疾病或综合症,(1)全身衰竭、脱水、慢性消耗性疾患。(2)妊娠及产褥期。(3)脑外伤。(4)血液病。(5)自身免疫性疾病,如Bechet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溃疡性结肠炎抗磷脂抗体(包括狼疮抗凝抗体和抗心脂抗体等)综合征。(6)外科手术。(7)心脏病先天性或获得性。(8)长期口服避孕药。(9)仍有20%~25%患者无病因或危险因素。脑膜瘤通过压迫静脉窦使其回流障碍导致静脉窦血液高凝状态。
[单选题]结核性胸膜炎发病原因少见于:( )
血源性感染
[单选题]面神经管在颞骨内走行呈:( )
2曲3段
解析: 面神经管在颞骨内走行呈2曲3段,三段分为:迷路段,鼓室段(又称水平段),乳突段(又称垂直段)。
[单选题]额叶和顶叶的分界是:( )
中央沟
解析: 额顶叶的分界为中央沟,中央沟前为额叶,中央沟后与顶枕沟之间为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