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题目:下列哪项实验阳性,有助于证实婴儿患有新生儿溶血病
解析: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血清学检测主要是所谓的"三项试验",即:直抗、游离试验和释放试验。直抗是用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的方法,检测新生儿红细胞上是否存在免疫抗体。在体内,红细胞即使仅仅结合或者说致敏了少量的球蛋白,也会被逐渐清除掉(主要由脾脏清除),引起溶血。因此一旦发现新生儿红细胞直抗阳性,即成为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有力证据。游离试验是检测新生儿血清中的血型抗体,如果检出的抗体能够和新生儿红细胞反应,则新生儿可能患溶血症。例如在A型的新生儿血清中检测到了IgG抗A,则该新生儿可能患有ABO新生儿溶血病。正因为这样,当我们在游离试验中检测到抗体时,只有在新生儿同时具备相应抗原的情况下,游离试验才为阳性。释放试验和直抗试验相同,也是检测新生儿红细胞上的致敏的血型抗体,只是方法有所不同。释放试验首先利用特殊的方法将致敏在新生儿红细胞上的抗体放散下来,然后再检测放散液中的抗体。如果在放散液中检测到了血型抗体,理论上都可以证明新生儿患有溶血病。实际检测中,只有当放散液中检出抗体,同时新生儿红细胞上又存在相应抗原时,才确认释放试验阳性。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一次性使用血袋的热原检查方法是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解析:热原检查方法采用"细菌内霉素检查法"。方法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细菌内霉素检查法"。
[单选题]不具有吞噬功能,可通过ADCC效应杀伤肿瘤细胞的固有免疫细胞是
NK细胞
[单选题]ACD保养液保存血液的有效天数是
21天
[单选题]有关混杂偏倚的设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在设计时,应可能将所有的混杂因素进行配比
解析:混杂因素是疾病的一个危险因子,又与所研究的因素有联系,它在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性别、年龄、居住地等是最常见的混杂因素设计时对研究对象做某种限制,以获得同质的研究样本;对照选择时以匹配的办法保证两组在一些重要变量上的可比性;抽样时严格遵守随机化的原则等措施,来防止混杂偏倚的产生;分析阶段采用分层分析、标准化或多因素分析的方法。
[单选题]亲属之间输血容易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一旦发生,死亡率可达
90%以上
[单选题]输血申请正确流程为
输血治疗决策,输血知情告知,输血申请,输血申请单的审核,血液成分的选择
[单选题]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中淋巴细胞特性描述错误的是
淋巴细胞与血清比例可以任意调整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献血动员的方法的是
奖励
[单选题]血小板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磷脂、蛋白质
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包括糖蛋白)和脂质(包括糖脂)组成。膜脂质中磷脂占主要成分(75%~80%),其次是胆固醇(20%~25%),糖脂占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