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神经源性肿瘤
题目:位于后纵隔脊柱旁肋脊区内最常见的纵隔肿瘤是
解析:神经源性肿瘤多起源于交感神经,少数起源于外围神经。这类肿瘤多位于后纵隔脊柱旁肋脊区内。以单侧多见,一般无明显症状,长大压迫神经干或恶性侵蚀时可发生疼痛。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眼部超声检查的频率应选择
≥7.5MHz
解析:用于眼部超声检查的探头频率应≥7.5MHz,实际应用以10~15MHz为宜。
[多选题]骨肿瘤的超声图像表现为
病变处骨破坏可呈膨胀性、虫蚀状和不规则状
肿物边界不清
肿物的回声可呈低回声
肿物内部回声均匀
肿物内部血流有助于对良恶性的判断
解析:肿物边界可呈清楚、不清楚、不规则状,肿物内部回声可分为无回声、低回声、等回声、高回声、混合回声。肿物内部回声可分为均匀性与非均匀性。肿物内部血流彩色多普勒显示丰富程度对良恶性鉴别有一定价值。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数字化彩超技术
电阻-电感延迟聚焦技术
解析:电阻-电感延迟聚焦是超声探头的聚焦技术,不属于数字化彩超技术。
[单选题]超声探头频率的临床应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200000Hz~1MHz,用于一般脏器检查
解析:超声诊断所用声源频率一般为1~10MHz,常用2.5~5.0MHz。
[单选题]判断血管的血流阻力,应用频谱多普勒测量的指标是
阻力指数(RI)
解析:目前,判断血管的血流阻力可用频谱多普勒技术通过测量收缩期及舒张期流速来计算出血管阻力指数RI。
[单选题]超声检查时图像不显示,最常见的原因是
图像被冻结
解析:超声检查时图像不显示,最常见的原因是图像被冻结,尚未启动。
[单选题]由超声多次发射而引起的伪像称为
混响
解析:超声照射到良好平整的界面而形成声波在探头与界面之间来回反射,出现等距离的多条回声,其回声强度渐次减弱。腹部探测时,腹壁的筋膜和肌层都是平整的界面,常出现混响伪像,出现在声像图的浅表部位,尤其在胆囊和膀胱等液性器官的前壁,更为明显。
[单选题]凸阵探头,临床常用于何部位的检查
以上都可以
解析:凸阵探头扫查范围较大,适合大脏器的检查。常用于腹部、妇产等脏器的检查。
[单选题]有关频谱多普勒超声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脉冲多普勒,脉冲重复频率越高,测量血流速度越高
解析:频谱多普勒超声包括脉冲多普勒超声及连续多普勒超声两种。其中脉冲多普勒超声具有距离选通性,能检测取样容积内血流物理性状,但受脉冲重复频率影响,不能检测高速血流。而连续多普勒超声能检测高速血流,但不具有距离选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