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血清清蛋白60g/L
题目:患者,女,45岁,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携带20年,近半年来出现消瘦,黄疸,腹胀,水肿,肝功能ALT400u/L,AST350U/L,初步诊断慢性肝炎,以下检查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解析:从病史看,患者为慢性肝炎并出现腹胀,水肿,腹水的可能性很大。血清总蛋白参考值为62~85g/L,血清清蛋白参考值为35~53g/L,在严重肝脏损害时血清总蛋白约为40~50g/L,当TP<50g/L,ALB<30g/L时,常出现腹水。血清球蛋白参考值为20~30g/L,正常白球比为1.5~2.5︰1,慢性肝炎时白球比会倒置,常小于1。所以选项A,因为血清清蛋白不可能高于正常值。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输血治疗中最具有临床意义的血型系统是
ABO
[单选题]根据作用范围将输血技术标准进行分级,不准确的阐述是
内部标准:由输血机构内部质量委员会制定,质量主管批准公布,仅在单位内部生效的标准
[单选题]HNA-1抗体、HNA-2a抗体与下列哪种疾病或输血不良反应无关
溶血性输血反应
[单选题]关于全血概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保存期内的全血均可为受血者提供各种血液成分
解析:全血是指血液的全部成分,包括血细胞及血浆中各种成分。它具有运输,调节,免疫,防御及凝血止血功能,并能维持细胞内外平衡和起缓冲作用。通常血液成分变化随着保存期延长而变化。如全血在4℃,保存1天后丧失了粒细胞和血小板功能;第Ⅷ因子在全血中保存1天后活性下降50%,此后在同一水平维持较长时间。第V因子保存3~5天活性也损失50%。
[单选题]凝血酶原时间(PT)是
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凝血酶原时间
解析: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是Quick于1935年创立的。在受检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人脑、兔脑、胎盘及肺组织等制品的浸出液)和钙离子,使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即凝血酶原时间。其凝固时间取决于凝血因子Ⅱ、Ⅶ、Ⅴ、Ⅹ、Ⅰ的水平。该试验是反映外源凝血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正确选项是E。
[单选题]红细胞保存液之一为SAGM,以下哪种含量正确
氯化钠-腺嘌呤-葡萄糖-甘露醇
[单选题]献血记录的作用不包括
便于泄露献血者的信息
解析:献血记录的作用包括:①运用于低危、固定的献血者的招募;②运用于特定人群的招募;③运用不合格献血者屏蔽;④运用于检测样本的核查;⑤运用于招募效果的评价;⑥包括免费用血、投诉处理、司法诉讼、献血者追踪、献血计划制定、卫生统计等。
[单选题]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不包括
红细胞吸收放散检测
[单选题]关于红细胞输注原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血红蛋白浓度在决定是否需要输注红细胞时是决定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