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题目: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解析: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相对不应期延长,大于PP间距;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的指标是
  • E/A<1


  • [单选题]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表述,错误的是
  • 心室率快于心房率

  • 解析: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来自房室交界区以上的激动完全不能通过阻滞部位,所有心房激动均不能下传心室,在阻滞部位以下的潜在起搏点就会发放激动,形成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心律,因此心室率慢于心房率。

  • [单选题]"肺型P波"可见于多种病理状态,但不包括
  • 甲状腺功能减退

  • 解析:右心房负荷增加、肺栓塞、房内阻滞、心房梗死、低钾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交感神经兴奋等,均可引起"肺型P波"样心电图改变,应注意鉴别。

  • [单选题]传统的三度房室阻滞的诊断标准不能排除二度房室阻滞伴干扰引起的房室分离。以下为有些学者建议的更严格的诊断三度房室阻滞的标准,其中错误的是
  • 必须是室性逸搏心律

  • 解析:三度房室阻滞是指房室传导系统某部位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逸搏间期),诊断标准要求有完全性的房室分离,心房率>心室率,且心室率必须是缓慢的逸搏心律,以与干扰性房室分离相鉴别。但传统的三度房室阻滞的诊断标准不能排除二度房室阻滞伴干扰引起的房室分离。因此,有些学者提出更严格的诊断三度房室阻滞的标准:①逸搏心率需<45次/分;②逸搏周期≥2倍PP间期(有助于排除二度房室阻滞);③心房率<135次/分(有助于排除生理不应期的影响)。逸搏心律可以为室性,亦可为交界性。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正高) 康复医学(正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正高) 小儿内科学(副高) 胸心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9) 超声波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8)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9) 口腔医学技术(士)(代码:103) 住院医师规培(眼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修复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