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沉脉
题目: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属( )。
解析:沉脉的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其脉位深沉。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肺主要生理功能是( )。
司呼吸
解析:肺的主要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与肃降;③通调水道;④肺朝百脉、主治节。肝主疏泻、肾主纳气、心主血脉。
[单选题]风邪入侵,常现颜面肌肉抽掣,或眩晕、震颤、角弓反张等,体现了( )这一特点。
风性主动
解析:风性主动指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如风邪入侵,常现颜面肌肉抽掣,或眩晕、震颤、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善动不居,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于阳邪,其性开泄是指其伤人致病易使腠理宣泄开张而有汗出,故邪风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阳经和肌表。风性善行而数变,“善行”指风性善动不居,游移不定,故其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征,“数变”指风邪致病变幻无常,发病迅速。风为百病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
[单选题]泄泻的病位主要在( )。
脾
解析:泄泻的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病变主脏在脾,脾失健运是关键。外感湿邪,困阻脾土;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情志失调,致肝气郁结,从而横逆犯胃;素体脾胃虚弱;年老、久病、房劳使肾阳虚衰,不温脾阳;以上都是在损伤脾胃的基础上致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而致泄泻。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单选题]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第一部专书是( )。
《伤寒杂病论》
解析: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辨证论第一部专书是《伤寒杂病论》。
[单选题]喘证的病位主要在( )。
肺、肾
解析: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喘》说“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喘证病因不外外感与内伤,病性有虚实两端。“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多为实喘之因;劳欲、久病则为虚喘之由,二者可相互转化:实喘久病迁延不愈,可耗伤肺肾之气,致肺肾气虚或阴虚,肺不主气或肾不纳气,成为虚喘。
[单选题]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 )。
津血同源
解析:津血同源,是指血和津液皆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的作用,二者在生理上相互补充,相互转化。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对于失血患者,不宜妄用汗法;对于多汗夺津或因吐、泻等致津液大量丢失的患者,不可轻用破血逐瘀之峻剂。此即“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单选题]最早由国家政府颁行药典的朝代是( )。
唐朝
解析:据历史记载: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公元657年唐政府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群众编修本草,于公元659年完稿,名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它比欧洲纽伦堡政府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该书共54卷,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载药850种,逐渐被传到欧洲和中国的邻国如日本、朝鲜、新加坡等,在国外得到广泛流传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