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犯罪预备

题目:甲前往乙住所杀乙,到达乙居住地附近,发现周围停有许多辆警车,并有警察在活动,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甲的行为属于( )。

解析:解析: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本题中甲的行为尚未着手实行犯罪,只是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应该属于犯罪预备,因此A是正确的。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犯罪中,只能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的是( )。
  • 玩忽职守罪

  •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有关条款,上述四种犯罪中,只有玩忽职守罪的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 [单选题]为第三人利益订立合同中的当事人是( )。
  • 订约当事人

  • 解析:解析: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中,订约当事人为合同的当事人,第三人不是合同的当事人。

  • [单选题]在我国,特赦由______。
  •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特赦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 [多选题]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 )。
  • 从法律分类的角度而言,该法应当属于公法

    从法律渊源的角度而言,该法属于我国的“基本法律”

  • 解析:解析:公法一般是指涉及公共权力、公共利益和服从关系、管理关系的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了特别行政区的政府组成等内容,属于公法,A项正确。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全国人大制定的,且规定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的职权以及中央和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因此它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效,B项错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制定法,并非英美法系中的普通法,C项错误。在我国,基本法律是指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的、规定和调整具有根本性和全面性的社会关系的法律,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属于这一类型,故D项正确。

  • [多选题]法治的社会内涵包括( )。
  • 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

    依法办事的原则

    良好的法律秩序

    代表某种具有价值规定的社会生活方式

  • 解析:ABCD

  • [单选题]债权人分立没有通知债务人导致债务人履行债务发生困难的,债务人不能采取的救济手段是( )。
  • 行使债务保全措施

  •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债权人分立后对债务人的影响。债权人分立并不意味着当事人之间的债权债务消灭,但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发生困难,因此可以中止履行。因此,排除A项。债权人分立后,如果因分立导致债务人履行发生困难的,则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以消灭债权债务关系,可见,B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同时,因债权人分立导致债务人履行债务发生困难的,债务人可以向债权人的代理人履行债务,以消灭债权债务关系。依据民法有关代理的原理,代理人与第三人为民事法律行为,其法律效果应当由被代理人承担,因此,D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不符,应予排除;债务保全措施是诉讼法上的权利,而不是实体法上的权利,债务人不能通过诉讼程序解除正常的债权债务关系,更不能采取保全措施,因此,C项是正确答案。

  • [多选题]关于唐朝刑罚适用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 )。
  • 犯“十恶”者,不适用“八议”

    共同犯罪,刑不累加

  •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唐朝的刑罚适用原则。唐律规定:“缘公事致罪,而无私曲者”的行为为公罪,即官吏囚公事而犯的罪。对“不缘公事,私自犯者”,或者“虽缘公事,意涉阿曲”的行为定为“私罪”,即官吏因私事或者假公济私而犯的罪。公罪从轻惩处,私罪从重惩处。可见,A项表述错误。《店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者,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这就是有关类推制度的规定,该规定称为“轻重相举”或者“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轻其所轻,重其所重”是指在有违伦常教化犯罪处刑上明显偏轻;而对于直接危害封建统治、封建君主的犯罪,处刑都普遍加重。这是明朝的刑罚适用原则。注意:不要把“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混淆记忆成“轻其所轻,重其所重”,可见,B项表述错误。按照唐律规定,犯“十恶”者,不在议、请,减、赎之列,即“十恶”大罪不适用“八议”,因此,C项表述正确。唐朝对于共同犯罪,采取“以重者论”的原则,即采取重罪吸收轻罪、刑不累加的处断原则,因此,D项表述正确。

  • [单选题]唐律中有关赋税征收和徭役摊派的内容规定在( )。
  • 户婚律

  • 解析:解析:唐朝立法的成就集中在《唐律疏议》上,《唐律疏议》共12篇502条。其中第四篇是户婚律,共46条,主要是户籍、田宅、赋役和婚姻家庭方面的规定。包括:(1)严格保护封建国有土地和私有土地的所有权;(2)严禁脱户漏口,逃避赋役;(3)维护封建的婚姻家庭关系——离婚以七出、义绝为条件;财产继承采用诸子平分制,贵族身份的继承权只属于嫡长子孙。因此可见有关赋税征收和徭役摊派的内容规定在户婚律中,本题应选C。

  • [单选题]甲、乙双方约定:甲公司租乙公司的建筑设备,但乙方所附条件是:若到年底上述设备有富余。合同中的这一条件约定在民事法律行为理论上称为______。
  • 附肯定的延缓条件的行为

  • 解析:解析:根据不同的标准,条件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条件的作用,可分为延缓条件和解除条件。延缓条件的作用在于使民事法律行为产生法律效力;解除条件的作用则在于使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终止。按条件的内容,可分为肯定条件和否定条件,以约定事实发生为条件内容的是肯定条件;以约定事实不发生为条件内容的是否定条件。据此,本题正确答案应为 C。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高中 初中 成考 自考公共课 考研 法律硕士 考博 教育硕士 成考(高升专/本) 小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