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语言开启了人心的交流,也导致了无形的内容,因为人有着想象的禀赋。一般人际关系中的信口开河倒无关宏旨,但若他是你的亲爱者,任何不经意的随口而出的话都有可能造成对你的伤害。
正确答案 :B
语言是交流的重要工具,有些场合也存在消极的一面
解析:这是一道概括主旨的言语理解题。A选项的概括包括了语言交流正反两方面的功效,是全面的。B、C、D项均是对题干中的句子的重复或同义反复,都是片面的,均可排除。所以正确答案为A。
[单选题]如果“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那么2004年的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多少?( )
正确答案 :D
4143.04人
解析:因为“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工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而2004年的工业增加值为20408.6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4.926万元/人,那么2004年的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20408.6÷4.926≈4143.04(人)。故选D。
[单选题]我国古代司法中,当法无明文规定时,有“举重以明轻”的做法,这种做法( )。
正确答案 :D
是辩证推理
解析:D辩证推理,是指当作为推理的前提处于多元化时,借助于辩证思维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命题以解决法律问题。只有在作为推理的两个前提条件不确定时,才需要运用辩证推理(实质推理)。法无明文规定属于作为推理的两个前提条件之一:法律不确定的情况,因而需要辩证推理,因而以“举重以明轻”的方式进行确定法律适用的推理过程属于辩证推理。
[单选题]张某的次子乙,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生非,无端打骂张某。一日,乙与其妻发生争吵,张某过来劝说。乙转而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张某。张某起身逃跑,乙随后紧追。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张某顺手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对本案中张某、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
正确答案 :A
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正当防卫问题。本案中“乙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刺张某。张某起身逃跑,乙随后紧追”。乙对张某实施不法侵害,符合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和时间条件。“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甲为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施打击,符合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和防卫目的的要求。虽然将乙打昏在地,但从侵害行为和防卫行为的强度对比来看,甲并未超出必要限度。所以甲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而张某在乙失去侵害能力时,仍侵害乙的生命权。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张其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单选题]詹森效应:是指那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竞技场上失败的现象。詹森效应就是人的一种浅层的心理疾病,就是将现有的困境无限放大的心理异常现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詹森效应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C
后羿是夏朝著名的神箭手,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但是夏王想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时,结果却大失水准
解析:詹森效应的定义要点是:①平时表现良好;②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③导致失败。A项患感冒是身体原因,不符合要点②;B项小亮平时训练成绩平平,不符合要点①;C项符合定义要点;D项旧伤发作,不符合要点②。故答案选C。
[单选题]1,2,13,25,48,( )
正确答案 :D
83
解析:第一项+第二项+10=第三项,以此类推,25+48+10=(83)。
[单选题]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
正确答案 :D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解析: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
[单选题]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人类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是( )。
正确答案 :D
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
解析:人类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狭义的相对论最著名的推论是质能公式,它说明了质量随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它可以用来解释核反应所释放的巨大能量,故选D。
[单选题]中国的资源、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特殊条件,都会影响中国的科技发展。在我与青年人接触中,许多青年人热心于世界科技的发展,他们有志成为世界学者、国际学者,对国际的重大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为此,我要求他们多研究中国的重大问题。
正确答案 :E
许多青年人热心于世界科技的发展,对国际的重大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
解析:“此”是指示代词,一般承前句指代,由此判断,A项错误,B、C两项都不全面,只有D项符合。
[单选题]所谓“供养”,通常是指亲属之间有经济能力、生活能够自立的人,对那些无经济能力、生活不能自立的人,予以经济上的供给和生活上的照料。供养关系把那些由婚姻纽带联系起来的人们,又用经济纽带联结在一起,使家庭成为一个社会实体。
正确答案 :D
是供养关系把亲属用经济纽带联系起来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归纳能力,而非只是字面理解能力。首先可排除B、D两项,它们与题干不符。A项具有很强的干扰性,只是对“供养”这一概念的阐述。真正的主旨句是最后一句。答案为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