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空腹胃液、痰液抗酸杆菌培养
题目:确诊是否为肺结核的检查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骨髓外造血具有的特点是
肝、脾、淋巴结肿大
病因去除后造血可恢复正常
外周血中可出现幼红细胞及幼稚中性粒细胞
常见于造血需要增加时
解析:BCDE。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极少。生后,尤其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和(或)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髓外造血”,感染及贫血纠正后即恢复正常。
[多选题]重症肺炎引起腹胀的原因是()。
低钾血症
解析:标准答案:A
[多选题]学龄儿童健康管理中正确的是:()
每年提供1次健康服务
解析:答案:C
[单选题]1岁男儿,低热,睡眠不安7天,时有呕吐,咳嗽,家中无结核病人体检:烦躁不安,前囟隆起,心肺无异常,肝脾轻度肿大,脑脊液外观清亮,WBC250×106/L,N0.3,L0.7,潘氏试验 (+),糖1.63mmol/L,氯化物95.8mmol/ L,PPD皮试(+),最正确的治疗是
INH+RFP+PZA+SM
[单选题]儿童糖尿病以下列哪项最多见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解析:我国儿童糖尿病98%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少见,但近年随儿童肥胖症的增多而有增加趋势。
[单选题]伤寒的肠道并发症一般发生在病程
第2、3周
解析:D。肠出血多见于病程2~3周。
[单选题](56~58题共用题干)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解析:A。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又称肺透明膜病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 (PS),呼气末肺泡萎陷,致使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主要见于早产儿,胎龄愈小,发病率愈高。
[单选题]给予患者综合抗凝治疗(包括输注蝮蛇抗栓酶、尿激酶、肝素。口服双嘧达莫、阿司匹林、活血化瘀通络中药等),一周后患儿腹水减少,临床症状随之好转。但经过泼尼松45mg/d,分服共8周,复查尿常规:尿蛋白(+++),红细胞阴性。您认为患儿尿蛋白仍(+++)的原因是
合并感染
解析:小儿肾病综合征在激素诱导阶段如病情得不到缓解,应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①合并感染。感染可轻可重,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可使肾病综合征患儿对激素的敏感性降低,也可使肾病患儿病情出现复发或反复。②激素用量和疗程。大部分患儿经泼尼松1.5~2mg/(kg·d),8周的诱导治疗能达到完全缓解(蛋白尿持续阴性,血生化恢复正常)。如果是激素的用量与疗程不足而致的疗效欠佳则另当别论。③肾小球病理改变的特点。对泼尼松是否敏感与肾小球病理变化有密切关系。该患儿每天泼尼松45mg并持续8周,其泼尼松的用量与疗程是正规的,不存在泼尼松用量与疗程不当的问题。因此D项是错误的。由于患儿经综合抗凝治疗后,腹水已逐渐减少,说明抗凝治疗有效,也不存在抗凝治疗无效的问题。因此C项也是错误的。如上所言。抗凝治疗后腹水渐消,说明下腔静脉上段栓塞的程度已有所减轻。因此B项也是错的。正如前面所说的小儿肾病综合征在激素诱导阶段如病情达不到缓解,应考虑合并有感染、激素用量和疗程以及肾小球病理改变这些原因。该患儿不存在激素用量与疗程不当的问题,E、G项是必须选择的。至于第A、F、H项,虽然凝血机制障碍、未加用细胞毒药物及高蛋白饮食均可能致使小儿肾病综合征不能在短期内缓解,但本问的提示中并不涉及上述问题。因此,这些答案可不选。
[单选题]早产儿,胎龄30周出生,出生体重1180g,曾经用机械通气及吸氧治疗,有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可能。早期检查视网膜的最适当的时间是
生后4~6周
解析: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筛查多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34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