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3:1阻滞提示阻滞部位在双束支水平可能性大

题目:关于房室传导比例3:1的房室阻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房室传导比例≥3:1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定义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1房室阻滞可能为二度Ⅱ型,亦可能为二度Ⅰ型房室阻滞,应注意鉴别。当伴逸搏形成不完全性房室分离时,若心室夺获的PR间期均相等,则为Ⅱ型阻滞,PR间期不等可能为Ⅰ型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属于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无论是病理性还是药物所致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均可引起晕厥。3:1阻滞本身不能确定阻滞的部位,下传的QRS波群增宽可提示阻滞发生在双束支水平可能性大。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关于P波的描述,正确的是
  • P波切迹第一峰代表右心房除极

    P波切迹第二峰代表左心房除极

    P波切迹中间部分代表左、右心房共同除极

    正常人P波峰间距不超过0.03s

  • 解析:左心房肥大表现为P波电压增高、时间增宽、峰间距>0.04s、电轴偏移和复极改变,这种改变不仅见于左心房肥大,也可见于心房负荷增加、房内阻滞等情况。近年,国际心电图指南建议使用术语"左心房异常"来代替"左心房肥大"更为合理。

  • [单选题]窦性PP间距逐渐缩短,继而出现一个长PP间距,最长PP间距<最短PP间距的2倍,应考虑
  • 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 [单选题]房颤患者控制心室率在
  • 静息时60~80次/分,活动后<100次/分


  • [单选题]心电图显示P波消失,代之大锯齿波,频率为300次/分,心室率为75次/分或150次/分,应诊断为
  • 心房扑动(2:1~4:1下传)


  • [单选题]关于左心房解剖结构的表述,错误的是
  • 心房后壁有肺静脉开口,开口处有静脉瓣

  • 解析:左心房又称固有心房,其后壁有肺静脉开口,开口处无静脉瓣。

  • [单选题]据大样本统计,运动负荷试验的死亡率约为
  • 0.1‰

  • 解析:据大样本统计,运动负荷试验的死亡率约为0.1‰,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0.24‰。只要严格掌握运动试验的指征,运动试验检查一般是安全的。

  • [单选题]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胸片示主动脉弓及肺动脉段突出1,肺血增多。可能性最大的疾病是
  • 动脉导管未闭

  • 解析:房间隔缺损为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2心音亢进、固定分裂;室间隔缺损为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全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狭窄为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法洛四联症为胸骨左缘第2~4肋间闻及较响亮的收缩期杂音伴。肺动脉第2心音减弱或消失。

  • [单选题]以下不符合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改变的是
  • PR间期缩短,QRS波群起始有delta波

  • 解析:房室传导阻滞按阻滞程度分为一度(传导延缓)、二度(部分激动传导发生中断)和三度(传导完全中断)。A为预激综合征,B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C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D为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E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单选题]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运动试验过程中可出现
  • 有病理性Q波的导联ST段抬高

  • 解析:运动试验过程中出现ST段抬高见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有病理性Q波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可能与室壁运动异常或室壁瘤有关。另一种情况是在无病理性Q波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提示冠状动脉近端病变或发生冠状动脉痉挛。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肾内科(正高) 传染病(正高) 肿瘤放射治疗(正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内分泌学主治医师(代码:309) 理化检验技术(师)(代码:211)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西医结合执业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