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属于间接凝集反应
题目:将红细胞悬液分别加到血型卡的两个区域内,再分别加入抗“A”和抗“B”血清,检测结果:血“AB”型。选择错误的描述
解析:本例属于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是将可溶性抗原(抗体)吸附在载体颗粒表面,与相应的抗体(抗原)结合,出现的特异性凝集反应。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内、外源性凝血的共同凝血过程是指
从因子Ⅹ被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
解析:共同凝血途径指由凝血因子Ⅹ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它是内外源系统的共同凝血阶段。
[单选题]某患者骨髓有核细胞分类示:原单核细胞81%,有核红6%,其他细胞17%,应该诊断为
M5a
[单选题]不具有有丝分裂能力的细胞是
晚幼粒细胞
解析:在细胞发育过程中,晚幼以下阶段的细胞基本丧失了分裂能力。
[单选题]属于幼稚红细胞的是
有核红细胞
解析:有核红细胞即为幼稚红细胞。
[单选题]sTfR、SF升高,Ret正常的贫血为
无效生成性贫血
[单选题]申克氏孢子丝菌在脑心浸液葡萄糖血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3天后的菌落特点是
乳白色酵母型菌落
解析:申克孢子丝菌属于双相真菌,在沙氏培养基上25℃培养,初为灰色、褐色至黑色,酵母型菌落,很快菌落形成有皱褶、绒毛样菌落。在胱氨酸葡萄糖血琼脂或脑心浸液葡萄糖血琼脂上37℃培养呈乳白色酵母型菌落。
[单选题]体内缺铁初期的最早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
骨髓贮存铁减少或缺乏
[单选题]具有明显加强AT-Ⅲ的抗凝作用的是
肝素
解析:肝素具有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的抗凝作用。抗凝机制:肝素与AT-Ⅲ结合,引起AT-Ⅲ的构型发生改变,暴露出活性中心,后者能够与丝氨酸蛋白酶如凝血酶、FXa、FⅫa、FⅪa、FⅨa等以1∶1的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使这些酶失去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