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26,-6,2,4,6,14,( )
正确答案 :A
34
解析: (-3)3+1=-26,(-2)3+2=-6,(-1)3+3=2,03+4=4,13+5=6,23+6=14,33+7=34,所以正确答案是A。
[单选题]本文的论题是( )。
正确答案 :B
知识使用价值的特点
[单选题]《人民日报》6篇组合型“荣辱观”评论员文章的题目依次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一个古老而崭新的时代话题”、“一个泾渭分明的是非界线”、“一项面向未来的希望工程”、“一项需要带头履行的领导责任”、“一面引领社会风尚的旗帜”。这一组标题采用了排比修辞后,语势强烈,感情浓烈,呈现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论说体系。这展示了系列化新闻言论写作的理性综合之美。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是( )。
正确答案 :D
逻辑上的结构美
解析:这段文字叙述的重点在最后两句结论性话语上。“呈现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论说体系,这展示了系列化新闻言论写作的理情综合之美”,这句话中,“完整的论说体系”“系列化……的理性综合之美”表明,这一组标题在结构上是“完整”的,在内容上是“理性”的,成逻辑“体系”的,故选D。
[单选题]在社会生活中,人的角色支配了我们的感知,我们的注意力常常被人们日常的活动所吸引,往往缺乏对角色之外人的内心深处的了解,因而在一些看似深刻的关于人的认识中不免存在着基于表面化或主观化的观点。
正确答案 :D
缺乏对角色之外人的了解,就会产生主观化或表面化认识
[单选题]某省政府办公厅的郭某受命组建省政府调研中心。为此他在政府内挑选了一些人员作为调研中心的工作人员,包括小王、小张和老林等。在郭某看来,小王虽能力有限,但为人踏实,容易和别的同志搞好团结,还是自己的老同学。据此可以判断郭某的领导方式是( )。
正确答案 :B
关系导向型
[单选题]以下各项中,两个短语在理解上都不会产生歧义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D
他的老师教得好 一篇评论鲁迅的文章
解析:注意题干要求的是两个短语在理解上都不会产生歧义,所以可以采用排除法。A选项中“这件事我说不好,,,可以理解为“我”表达不好,或者是“我”说这件事情不合适。B项中“头发剪短了",既可以理解为头发被剪短了(长发变短发),也可以理解为把头发的长度剪得过于短(本来不应剪这么短的)。C项中“他的笑话说不完,’可以理解为他的笑话很多,也可以理解为他的一个笑话讲不完。
[单选题]原点思维:是指给人或事调定到一个原点,时常回到原点进行思考、进行状态对照,纠正偏差,不断向目标前进。下列属于原点思维的是:
正确答案 :C
谁能解下老虎脖子上的金铃——解铃还需系铃人
解析:97.C【解析】根据定义,“解铃还须系铃人”指回到“解铃”的原点 “系铃”,符合“原点思维”定义。A 项“小时候”是一个模糊概念,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时间点,因此不能看做原点;B、D 两项都不符合 “原点思维”定义。故选 C。
[单选题]办公室有甲、乙、丙、丁4位同志,甲比乙大5岁,丙比丁大2岁。丁三年前参加工作,当时22岁。他们四人现在的年龄之和为127岁。那么乙现在的年龄是()
正确答案 :C
35岁
解析:12.C。【解析】丁今年25,丙今年27,甲和乙今年共(127-25-27=75),甲-乙=5,所以乙今年35岁
[单选题]企业倒闭:指企业经济状况恶化,产品销售困难或没有销路,货款收不回来,不能支付工人工资和原材料费,不能偿还银行到期贷款,从而使企业不能再继续营业。下列不属于企业倒闭主要原因的是( )。
正确答案 :D
企业领导离婚了
解析:65.D[解析]此题可以用关键信息法,题中的关键信息为“企业经济状况恶化”,选不属于的选项,那么只要不包含这个关键信息就是可选项,此题中D选项不包含该现象。
[单选题]犯罪集团:指3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集团。下列哪项判断是正确的?( )
正确答案 :C
以马超为首的二十几名社会闲散人员经常有计划的对列车乘客进行抢劫。这些人构 成犯罪集团
解析:由定义,犯罪集团的突出特征是群体较为固定的实施犯罪行为。A项王平、张涛和马为只是临时组成犯罪群体,不符合犯罪集团的概念。公司偷漏税是单位犯罪,不能算是犯罪集团。小学生联合起来打架不构成犯罪。c项的团伙抢劫行为经常是有计划的,符合定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